水利部3日晚将对甘肃、青海2省份的洪水防御Ⅳ级应急响应提升至Ⅲ级。
根据水利部和中国气象局未来24小时山洪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分析结果,8月3日20时至8月4日20时甘肃定西、甘南、兰州、临夏等市(州)25个县(市、区),青海海东、海南、黄南等市(州)6个县(市、区)达到红色预警级别。
洪水来袭,如何防御?
收好这份避险自救攻略关键时刻能救命↓↓↓↓↓
当视线可及区域出现较强流水,应立即判断是否已经形成洪涝灾害。在判断出现洪涝灾害的情况下,立即进行避险:
一、寻找稳固的高地
地势较高的广场、坚固的多层高层公共建筑2楼以上区域(高于水面)。
避免在桥梁,尤其是河道上的桥梁上避险,因为河道形成洪涝可能会冲垮桥梁。

二、避免进入危险区域
避免登上河堤等防汛设施,超强洪水有可能冲垮堤防或漫过堤防。
避免进入地铁、地下涵洞、过街隧道、地下人防工程、地下商街等地下建筑。
避免靠近老旧建筑物。
远离山坡,降雨量过大可能会造成泥石流等次生灾害。
不要站在树下和树旁,不要靠近广告牌。

三、减少使用交通设施
避免驾车出行。暴雨之下,地面情况完全被掩盖,无法准确判断积水情况。
尽快离开公共交通设施。暴雨之下,公共交通设施可能中断,在地下停运的地铁、在低洼地带的公交车都非常危险。
如果离开交通工具,最好保持集体行动。


四、远离电力设施
避险过程中一定要远离电力设施,如高压线、高压电塔、变电器等,远离有供电危险标志的一切物品。
远离电线和绳索状的物品。强暴雨中,电线杆上的流水会形成连续的导电体,一旦存在漏电现象,电线杆周边水体就可能带电。暴雨中不要在街上奔跑,一旦闯入带点水域将难以逃生。
在无法确保身体和手干燥的情况下,不要碰触插座、开关等带电设备。
避免站到露天的高处,避免雷击。
五、个人通信
在户外遇险,减少通信设备的额外消耗,确保能支持到救援人员抵达,确保自己在安全后还有能力和亲友联系。
在离开交通工具时,可以向亲友发送自己的位置及撤离计划。
如果周围水情已经导致自己无法离开,可立刻向警方汇报自己所处位置、被困人数、周围水情、紧急通信方式等,然后停止使用手机,等待救援。


六、居家自救
低楼层的人员应立即做好转移准备,提前备好老人、儿童和病弱人士使用的必要用品。
有需要使用呼吸机、氧气瓶的人,需及时将维生设备搬迁出来,确保在供电正常的情况下能够维持生存。及时给备用氧气袋充气,确保在断电后还能够获得紧急氧气供应。
关闭各级燃气开关,避免燃气泄漏。
随身携带手机、充电线、充电宝,确保通信能力。
如果家中有游泳圈、充气艇、充气床等物品,可带在身边。可随身携带水果刀、剪刀、打火机,以及创可贴、抗生素等外用消毒药物。

水利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水利部已要求两省水利部门进一步压实防御责任,密切监视局地强降雨过程,重点关注沟道聚居地、施工工区、溪谷景点、桥梁上下游等山洪风险点位及区域,及时调整预警阈值,充分发挥监测预警系统作用,第一时间将预警信息精准传递至基层一线责任人,提醒督促地方严格落实“谁组织、转移谁、何时转、转何处、不擅返”五个关键环节和临灾预警“叫应”措施,果断转移危险区群众,确保防洪安全。
综合来源:新华社、央视新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