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品牌建设 赋能乡村振兴
金张掖农优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综述
张掖市深入实施品牌强农战略,以“甘味”品牌为引领,以“金张掖农优品”品牌为核心,企业品牌为支撑,产品品牌为基础,打造金张掖农优品“1+4+N”品牌体系,通过政策扶持、规划引领、品牌提升、市场拓展,提升特色农产品品牌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为推进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注入强劲动力。
强化顶层设计 完善政策保障体系
张掖市高度重视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将品牌建设纳入乡村振兴战略重要内容,成立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的品牌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先后印发《张掖市农业品牌发展规划(2024-2030年)》《金张掖农优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构建起以金张掖农优品区域公用品牌为统领,以张掖肉牛、张掖玉米种子、临泽小枣、高台辣椒4个优势产业品牌为支撑,以N个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为基础的“1+4+N”品牌体系。在高铁站、火车站、机场、高速服务区等交通枢纽,在城市“客厅”、商业街区、社区等人流密集区域,在七彩丹霞等4A级以上景区实现“甘味”品牌“三个覆盖”。
深化品牌创建 提升品牌价值内涵
张掖市坚持品牌培育与质量提升双轮驱动,累计创建“甘味”区域公用品牌6个,企业商标品牌64个,“三品一标”总量达到252个。张掖玉米种子品牌价值评估达192.38亿元,位居全省首位。13个农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5个产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甘州娃娃菜获得全省首个农产品碳标签认证,马铃薯和娃娃菜被列为“2025年两会保供产品”。大力推进有机农产品基地建设,建成有机蔬菜基地2.49万亩,配备800余名网格员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实施全程监管。通过标准化生产、质量追溯、品牌认证等举措,全面提升农产品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认可度。组织开展品牌培训30余场次,培训新型经营主体负责人、品牌管理人员2000余人次。与兰州大学、甘肃农业大学等高校合作建立品牌研究中心,开展品牌价值评估、品牌传播策略等专题研究,为品牌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创新营销模式 拓展品牌市场空间
张掖市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全方位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在深圳海吉星等大型批发市场设立56个直销窗口,在霍尔果斯、凭祥口岸建立2个直销档口,推动50多家企业开展国际贸易。建成1个省级电商产业园和2个县域直播中心,培育2800家线上店铺,实现网络交易额12.94亿元。成功举办金张掖农优品进京推介会、张掖全国乡村振兴农产品产销对接会,共组织企业90余家企业、400余种产品参加展示展销及现场品鉴活动,共签约项目52项,签约金额77.63亿元。积极参加第三届中国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大会“甘味出陇”北京专场活动、“甘味入湘”农产品展示品鉴活动,组织35家企业100余种农产品“走出去”展示展销活动。在兰洽会集中展示480余种特色农产品。创新开展562场次“产地直播”活动,开发“金张掖农优品”微信小程序,不断提升金张掖农优品品牌的市场影响力和占有率。同时,加强与淘宝、京东、抖音等平台合作,组织品牌企业和经销企业在线上重点开展加工类农产品直播带货、营销推广等活动。建立品牌产品溯源系统,实现从田间到餐桌全程可追溯。
通过系统推进品牌强农战略,张掖市已初步构建起层次分明、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农产品品牌体系,“以品牌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以品质提升产业竞争力、以创新开拓市场空间,持续完善金张掖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张掖经验”,为全省乃至全国农业品牌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鲜活的经验。(张掖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贺承冬)
聚力品牌建设 赋能乡村振兴
金张掖农优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综述
张掖市深入实施品牌强农战略,以“甘味”品牌为引领,以“金张掖农优品”品牌为核心,企业品牌为支撑,产品品牌为基础,打造金张掖农优品“1+4+N”品牌体系,通过政策扶持、规划引领、品牌提升、市场拓展,提升特色农产品品牌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为推进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注入强劲动力。
强化顶层设计 完善政策保障体系
张掖市高度重视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将品牌建设纳入乡村振兴战略重要内容,成立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的品牌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先后印发《张掖市农业品牌发展规划(2024-2030年)》《金张掖农优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构建起以金张掖农优品区域公用品牌为统领,以张掖肉牛、张掖玉米种子、临泽小枣、高台辣椒4个优势产业品牌为支撑,以N个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为基础的“1+4+N”品牌体系。在高铁站、火车站、机场、高速服务区等交通枢纽,在城市“客厅”、商业街区、社区等人流密集区域,在七彩丹霞等4A级以上景区实现“甘味”品牌“三个覆盖”。
深化品牌创建 提升品牌价值内涵
张掖市坚持品牌培育与质量提升双轮驱动,累计创建“甘味”区域公用品牌6个,企业商标品牌64个,“三品一标”总量达到252个。张掖玉米种子品牌价值评估达192.38亿元,位居全省首位。13个农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5个产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甘州娃娃菜获得全省首个农产品碳标签认证,马铃薯和娃娃菜被列为“2025年两会保供产品”。大力推进有机农产品基地建设,建成有机蔬菜基地2.49万亩,配备800余名网格员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实施全程监管。通过标准化生产、质量追溯、品牌认证等举措,全面提升农产品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认可度。组织开展品牌培训30余场次,培训新型经营主体负责人、品牌管理人员2000余人次。与兰州大学、甘肃农业大学等高校合作建立品牌研究中心,开展品牌价值评估、品牌传播策略等专题研究,为品牌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创新营销模式 拓展品牌市场空间
张掖市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全方位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在深圳海吉星等大型批发市场设立56个直销窗口,在霍尔果斯、凭祥口岸建立2个直销档口,推动50多家企业开展国际贸易。建成1个省级电商产业园和2个县域直播中心,培育2800家线上店铺,实现网络交易额12.94亿元。成功举办金张掖农优品进京推介会、张掖全国乡村振兴农产品产销对接会,共组织企业90余家企业、400余种产品参加展示展销及现场品鉴活动,共签约项目52项,签约金额77.63亿元。积极参加第三届中国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大会“甘味出陇”北京专场活动、“甘味入湘”农产品展示品鉴活动,组织35家企业100余种农产品“走出去”展示展销活动。在兰洽会集中展示480余种特色农产品。创新开展562场次“产地直播”活动,开发“金张掖农优品”微信小程序,不断提升金张掖农优品品牌的市场影响力和占有率。同时,加强与淘宝、京东、抖音等平台合作,组织品牌企业和经销企业在线上重点开展加工类农产品直播带货、营销推广等活动。建立品牌产品溯源系统,实现从田间到餐桌全程可追溯。
通过系统推进品牌强农战略,张掖市已初步构建起层次分明、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农产品品牌体系,“以品牌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以品质提升产业竞争力、以创新开拓市场空间,持续完善金张掖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张掖经验”,为全省乃至全国农业品牌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鲜活的经验。(张掖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贺承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