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张掖网 >> 县区 >> 民乐
民乐:构建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赋能产业升级增效
来源:张掖市融媒体中心
2025年07月14日 15:56

分享到:

  中国张掖网民乐讯  近年来,民乐县以破解“谁来种地、怎样种好地”时代命题为导向,聚焦农业生产规模化、农机作业精细化、农业服务专业化目标,通过培育多元主体、构建联动体系、创新服务模式,持续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打通“耕、种、防、收”全链条服务梗阻,为农业产业升级增效注入强劲动能。

  激活主体动能,夯实服务根基。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质增效行动,按照“典型引领一批、发展壮大一批、规范提升一批”的梯度培育思路,推动服务主体多元协同发展。通过政策扶持、技术培训、项目带动等措施,引导专业服务公司发挥市场化运作优势,支持农民合作社强化组织带动能力,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盘活资源要素,激发服务专业户灵活服务潜能,推动供销合作社拓展服务领域。目前,全县已培育具备专业化服务能力的组织462家,其中专业化农机合作社205家,7500余名从业人员组成的服务队伍,正成为连接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重要纽带,为农业生产提供从产前到产后的全流程专业化服务。

  织密服务网络,强化协同效能。围绕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服务体系,打破主体壁垒,推动服务资源高效整合。通过组建服务联合社、产业联盟等新型协作组织,促进各类服务主体从分散经营向抱团发展转变,实现服务链条横向覆盖农资供应、农机作业、技术指导等领域,纵向延伸至产前规划、产中管理、产后加工环节。创新“农资+服务”“科技+服务”“互联网+服务”等融合模式,推动技术、物资、服务深度耦合——农技人员田间地头开展“点对点”指导,农资企业提供“配送+施肥”一体化服务,电商平台实现“耕种计划在线定制”,形成多元互动、优势互补的服务生态。如今,全县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稳定在90万亩以上,通过服务体系的高效运转,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衔接通道持续畅通,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搭建起坚实桥梁。

  创新服务范式,释放规模效益。精准施策创新服务模式,推动农业服务从“碎片化”向“系统化”跃升。在小麦、马铃薯等主导产业领域,因地制宜推行全托管、半托管和关键环节托管等灵活服务方式,优化“服务组织+村集体+小农户”合作模式,由村集体统筹土地资源,服务组织提供专业化作业,小农户按比例分享收益,实现三方共赢。同时,推广“服务组织+新型经营主体+农户”联动机制,通过订单服务带动农户标准化生产。目前,全县农业社会化服务覆盖率达88%以上,综合机械化率突破90%,规模化服务催生的效益持续显现,推动农业生产向高质量、高效率转型。(赵玉梅)

  中国张掖网民乐讯  近年来,民乐县以破解“谁来种地、怎样种好地”时代命题为导向,聚焦农业生产规模化、农机作业精细化、农业服务专业化目标,通过培育多元主体、构建联动体系、创新服务模式,持续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打通“耕、种、防、收”全链条服务梗阻,为农业产业升级增效注入强劲动能。

  激活主体动能,夯实服务根基。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质增效行动,按照“典型引领一批、发展壮大一批、规范提升一批”的梯度培育思路,推动服务主体多元协同发展。通过政策扶持、技术培训、项目带动等措施,引导专业服务公司发挥市场化运作优势,支持农民合作社强化组织带动能力,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盘活资源要素,激发服务专业户灵活服务潜能,推动供销合作社拓展服务领域。目前,全县已培育具备专业化服务能力的组织462家,其中专业化农机合作社205家,7500余名从业人员组成的服务队伍,正成为连接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重要纽带,为农业生产提供从产前到产后的全流程专业化服务。

  织密服务网络,强化协同效能。围绕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服务体系,打破主体壁垒,推动服务资源高效整合。通过组建服务联合社、产业联盟等新型协作组织,促进各类服务主体从分散经营向抱团发展转变,实现服务链条横向覆盖农资供应、农机作业、技术指导等领域,纵向延伸至产前规划、产中管理、产后加工环节。创新“农资+服务”“科技+服务”“互联网+服务”等融合模式,推动技术、物资、服务深度耦合——农技人员田间地头开展“点对点”指导,农资企业提供“配送+施肥”一体化服务,电商平台实现“耕种计划在线定制”,形成多元互动、优势互补的服务生态。如今,全县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稳定在90万亩以上,通过服务体系的高效运转,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衔接通道持续畅通,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搭建起坚实桥梁。

  创新服务范式,释放规模效益。精准施策创新服务模式,推动农业服务从“碎片化”向“系统化”跃升。在小麦、马铃薯等主导产业领域,因地制宜推行全托管、半托管和关键环节托管等灵活服务方式,优化“服务组织+村集体+小农户”合作模式,由村集体统筹土地资源,服务组织提供专业化作业,小农户按比例分享收益,实现三方共赢。同时,推广“服务组织+新型经营主体+农户”联动机制,通过订单服务带动农户标准化生产。目前,全县农业社会化服务覆盖率达88%以上,综合机械化率突破90%,规模化服务催生的效益持续显现,推动农业生产向高质量、高效率转型。(赵玉梅)

编辑:杨洋
最新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