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张掖网肃南讯 在肃南县康乐镇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精神文明建设正如春风化雨,滋润着每一寸土地,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近年来,康乐镇紧紧围绕精神文明建设这一核心任务,多管齐下、精准发力,让文明新风在康乐大地劲吹,精神力量成为推动乡村发展的强大引擎。
党建引领筑根基,构建文明实践新格局。以党建为引领,构建“一盘棋统筹、一把手负责、一体化推进”的工作体系,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网络。通过整合14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裕固族民俗文化传承体验中心等阵地资源,规范组织架构、工作制度、活动安排,创新打造“红色乡音”“红色宣讲队”等特色品牌,通过“草原帐篷讲堂”“马背讲堂”等形式,将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群众听得懂的“家乡话”。同时,依托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平台,及时发布政策解读、文明讲堂等内容,实现“线上+线下”立体联动,推动文明实践触角延伸至田间地头、牧区帐篷,让党的声音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移风易俗树新风,破除陈规陋习显成效。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坚持把移风易俗作为农牧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抓手,多措并举推动移风易俗工作。夯实阵地建设,打造移风易俗文化广场、学农劳动科普示范基地、移风易俗大道等示范点,营造树新风、破旧俗的浓厚氛围。完善规章制度,持续推动“一约四会”发挥实效,将倡导文明行为及抵制陋习纳入村规民约,用制度化形式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加强宣传教育,依托“三会一课”、党员“固定活动日”、宣传栏、微信群等渠道,加大宣传力度,开展先进典型评选活动,让群众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主动参与者、传播者,引导群众自觉抵制陈规陋习,培育文明新风尚。
文化惠民润心田,文明实践活动添活力。立足丰富的红色资源,开展红色故事宣讲、“重走红军路”徒步活动、红歌比赛等特色文化活动,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将红色精神与移风易俗理念巧妙融入其中。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红石榴文化广场、民俗文化传承体验中心、民族团结摄影书画苑等场所,开展红色观影、文艺汇演、非遗展示等活动,让群众在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增强文化自信和归属感。结合“我们的节日”,举办文化旅游艺术展演、赛马会等活动,展示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民族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为精神文明建设注入深厚的文化内涵。
志愿服务践初心,凝聚你我力量共前行。志愿服务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肃南县康乐镇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构建起上下贯通、供需对接的“1+13+N”多元化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体系。以志愿服务为依托,推行“所(站)+志愿者+群众”实践模式,结合村民大会、党员“固定活动日”等重要载体,开展理论宣讲、政策解读、技能培训等文明实践活动,引导干部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围绕环境保护、扶贫帮困、关爱老人、爱心义诊等领域,打造“读报员”“义剪美”、学农劳动科普志愿服务项目等特色项目,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发挥“巾帼家美积分超市”激励作用,将积分兑换制度与文明实践深度融合,带动更多家庭参与环境整治、孝老爱亲等活动,让“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通过“小积分”激发“大能量”,凝聚起文明建设的强大合力。
肃南县康乐镇通过党建引领、移风易俗、文化惠民、志愿服务“四位一体”模式,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取得显著成效。展望未来,肃南县康乐镇将持续发挥榆木庄村“全国文明村镇”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探索精神文明建设的新途径、新方法,让文明新风浸润每一寸土地,为建设幸福美好新康乐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常海宁)
中国张掖网肃南讯 在肃南县康乐镇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精神文明建设正如春风化雨,滋润着每一寸土地,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近年来,康乐镇紧紧围绕精神文明建设这一核心任务,多管齐下、精准发力,让文明新风在康乐大地劲吹,精神力量成为推动乡村发展的强大引擎。
党建引领筑根基,构建文明实践新格局。以党建为引领,构建“一盘棋统筹、一把手负责、一体化推进”的工作体系,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网络。通过整合14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裕固族民俗文化传承体验中心等阵地资源,规范组织架构、工作制度、活动安排,创新打造“红色乡音”“红色宣讲队”等特色品牌,通过“草原帐篷讲堂”“马背讲堂”等形式,将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群众听得懂的“家乡话”。同时,依托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平台,及时发布政策解读、文明讲堂等内容,实现“线上+线下”立体联动,推动文明实践触角延伸至田间地头、牧区帐篷,让党的声音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移风易俗树新风,破除陈规陋习显成效。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坚持把移风易俗作为农牧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抓手,多措并举推动移风易俗工作。夯实阵地建设,打造移风易俗文化广场、学农劳动科普示范基地、移风易俗大道等示范点,营造树新风、破旧俗的浓厚氛围。完善规章制度,持续推动“一约四会”发挥实效,将倡导文明行为及抵制陋习纳入村规民约,用制度化形式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加强宣传教育,依托“三会一课”、党员“固定活动日”、宣传栏、微信群等渠道,加大宣传力度,开展先进典型评选活动,让群众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主动参与者、传播者,引导群众自觉抵制陈规陋习,培育文明新风尚。
文化惠民润心田,文明实践活动添活力。立足丰富的红色资源,开展红色故事宣讲、“重走红军路”徒步活动、红歌比赛等特色文化活动,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将红色精神与移风易俗理念巧妙融入其中。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红石榴文化广场、民俗文化传承体验中心、民族团结摄影书画苑等场所,开展红色观影、文艺汇演、非遗展示等活动,让群众在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增强文化自信和归属感。结合“我们的节日”,举办文化旅游艺术展演、赛马会等活动,展示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民族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为精神文明建设注入深厚的文化内涵。
志愿服务践初心,凝聚你我力量共前行。志愿服务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肃南县康乐镇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构建起上下贯通、供需对接的“1+13+N”多元化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体系。以志愿服务为依托,推行“所(站)+志愿者+群众”实践模式,结合村民大会、党员“固定活动日”等重要载体,开展理论宣讲、政策解读、技能培训等文明实践活动,引导干部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围绕环境保护、扶贫帮困、关爱老人、爱心义诊等领域,打造“读报员”“义剪美”、学农劳动科普志愿服务项目等特色项目,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发挥“巾帼家美积分超市”激励作用,将积分兑换制度与文明实践深度融合,带动更多家庭参与环境整治、孝老爱亲等活动,让“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通过“小积分”激发“大能量”,凝聚起文明建设的强大合力。
肃南县康乐镇通过党建引领、移风易俗、文化惠民、志愿服务“四位一体”模式,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取得显著成效。展望未来,肃南县康乐镇将持续发挥榆木庄村“全国文明村镇”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探索精神文明建设的新途径、新方法,让文明新风浸润每一寸土地,为建设幸福美好新康乐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常海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