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张掖网讯 张掖市粮油储备库有限责任公司397.6千瓦屋顶光伏电站并网1个月来持续高效运行,最新监测数据显示,该项目日均发电量达2500千瓦时,日均发电量可满足100吨粮食烘干作业需求,粉尘环境组件衰减率仅0.5%/月(低于行业均值),光伏顶棚使库温稳定在25℃以下,智能运维优势凸显,为西北地区保障粮食安全与推动低碳转型提供成功范本。
作为甘肃省首个粮库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从3月26日开工到5月30日投运仅用2个月时间,在3000平方米粮库屋顶铺设560块高效单晶硅组件,通过优化预制构件吊装、智能逆变器集群调试等工艺,在河西走廊充足光照条件下表现亮眼。该粮库负责人表示:“光伏板相当于给粮仓加盖遮阳伞,库内温度平均下降2-3℃,降低了粮食霉变风险。同时,通过粮库恒温设施及冬季供暖设施节能改造,自发自用率超50%,粮库用电成本下降40%”。
该项目自并网运行以来,通过三大创新实现快速落地。创新工艺压缩工期:模块化施工使建设周期缩短至2个月(行业平均4-6个月) ;创新融资优化投资:总投资140万元的项目,通过企业“多渠道资金整合+银行贷款”,年收益达20万元,实现7年投资回收期;创新产品适配技术:应用防风沙双玻组件保障设备在粮库粉尘环境中稳定运行。据测算,项目建成后年发电量达64万千瓦时,全年可减排二氧化碳510吨,相当植树2.7万棵,验证了光伏绿电与粮仓设施节能深度耦合的可行性,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该项目是张掖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落实粮库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政策的生动实践,成功探索出粮食基础设施与新能源融合新路径。张掖市将结合“十五五”粮食产业发展规划,对全市10家国有粮食企业屋顶光伏逐步进行升级改造,助力全市粮储系统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为全省乃至西北地区粮食仓储系统与新能源融合发展提供可复制的经验。(翟亮)
中国张掖网讯 张掖市粮油储备库有限责任公司397.6千瓦屋顶光伏电站并网1个月来持续高效运行,最新监测数据显示,该项目日均发电量达2500千瓦时,日均发电量可满足100吨粮食烘干作业需求,粉尘环境组件衰减率仅0.5%/月(低于行业均值),光伏顶棚使库温稳定在25℃以下,智能运维优势凸显,为西北地区保障粮食安全与推动低碳转型提供成功范本。
作为甘肃省首个粮库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从3月26日开工到5月30日投运仅用2个月时间,在3000平方米粮库屋顶铺设560块高效单晶硅组件,通过优化预制构件吊装、智能逆变器集群调试等工艺,在河西走廊充足光照条件下表现亮眼。该粮库负责人表示:“光伏板相当于给粮仓加盖遮阳伞,库内温度平均下降2-3℃,降低了粮食霉变风险。同时,通过粮库恒温设施及冬季供暖设施节能改造,自发自用率超50%,粮库用电成本下降40%”。
该项目自并网运行以来,通过三大创新实现快速落地。创新工艺压缩工期:模块化施工使建设周期缩短至2个月(行业平均4-6个月) ;创新融资优化投资:总投资140万元的项目,通过企业“多渠道资金整合+银行贷款”,年收益达20万元,实现7年投资回收期;创新产品适配技术:应用防风沙双玻组件保障设备在粮库粉尘环境中稳定运行。据测算,项目建成后年发电量达64万千瓦时,全年可减排二氧化碳510吨,相当植树2.7万棵,验证了光伏绿电与粮仓设施节能深度耦合的可行性,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该项目是张掖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落实粮库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政策的生动实践,成功探索出粮食基础设施与新能源融合新路径。张掖市将结合“十五五”粮食产业发展规划,对全市10家国有粮食企业屋顶光伏逐步进行升级改造,助力全市粮储系统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为全省乃至西北地区粮食仓储系统与新能源融合发展提供可复制的经验。(翟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