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张掖网 >> 问政 >> 部门
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探秘黑鹳迁徙驿站
来源:张掖市融媒体中心
2025年05月23日 15:25

分享到:

  中国张掖网讯 为进一步掌握张掖黑鹳种群迁徙路线、群落动态、居留特征和生境选择机制,深入了解黑鹳在迁徙停歇期间对生态环境的需求,推动对黑鹳种群及其栖息地的长期有效保护,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于2022年开展了黑鹳迁徙研究。近日,保护区鸟类监测人员远赴甘肃黄河首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四川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张掖繁殖黑鹳迁徙途中的主要停歇补食地黄河首曲湿地和若尔盖湿地开展生态环境调查。

  黑鹳(Ciconia nigra)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全球范围内种群数量稀少,据“湿地国际”(Wetlands-International)报道,全球黑鹳种群数量估计为24000-44000只,中国黑鹳总数1000只左右。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全球候鸟迁徙中亚通道的关键中转站和停歇地,保有国内最大数量的黑鹳繁殖种群和迁徙停留种群,在2024年开展的黑鹳种群数量同步调查中,保护区监测到黑鹳675只,创下监测历史最高纪录。

  连日来,调查人员紧紧围绕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的三大核心要素——自然环境、生物和人为干扰展开,先后对选定的17处调查点一一进行详细调查。通过调查,初步了解了黑鹳迁徙途中停歇补食地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与水文条件、植被类型与结构、食物资源、鸟类及其他生物、典型干扰类型、人类活动强度和保护措施等技术指标,探明了张掖繁殖黑鹳迁徙途中主要停歇补食地选择机制。

  更为可喜的是,借助卫星定位跟踪器实时传输功能,调查人员历时四小时,在沼泽地中辗转跋涉13千米,终于找到了佩戴定位器黑鹳及其同伴,该黑鹳种群数达103只,为近年来若尔盖湿地调查发现的最大黑鹳种群。同时,黑鹳迁徙停歇地还发现较多的鱼类和螺,为进一步确定当地黑鹳食物提供了有力证据。

  此次调查,明确了多处黑鹳迁徙途中的重要停歇补食地的范围,深入了解了黑鹳迁徙途中主要停歇补食地的生境特征以及这些特征与黑鹳生存需求之间的紧密关联,为推进张掖黑河湿地黑鹳栖息地修复工作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撑,也为针对性地开展保护工作提供了依据。(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中国张掖网讯 为进一步掌握张掖黑鹳种群迁徙路线、群落动态、居留特征和生境选择机制,深入了解黑鹳在迁徙停歇期间对生态环境的需求,推动对黑鹳种群及其栖息地的长期有效保护,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于2022年开展了黑鹳迁徙研究。近日,保护区鸟类监测人员远赴甘肃黄河首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四川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张掖繁殖黑鹳迁徙途中的主要停歇补食地黄河首曲湿地和若尔盖湿地开展生态环境调查。

  黑鹳(Ciconia nigra)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全球范围内种群数量稀少,据“湿地国际”(Wetlands-International)报道,全球黑鹳种群数量估计为24000-44000只,中国黑鹳总数1000只左右。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全球候鸟迁徙中亚通道的关键中转站和停歇地,保有国内最大数量的黑鹳繁殖种群和迁徙停留种群,在2024年开展的黑鹳种群数量同步调查中,保护区监测到黑鹳675只,创下监测历史最高纪录。

  连日来,调查人员紧紧围绕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的三大核心要素——自然环境、生物和人为干扰展开,先后对选定的17处调查点一一进行详细调查。通过调查,初步了解了黑鹳迁徙途中停歇补食地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与水文条件、植被类型与结构、食物资源、鸟类及其他生物、典型干扰类型、人类活动强度和保护措施等技术指标,探明了张掖繁殖黑鹳迁徙途中主要停歇补食地选择机制。

  更为可喜的是,借助卫星定位跟踪器实时传输功能,调查人员历时四小时,在沼泽地中辗转跋涉13千米,终于找到了佩戴定位器黑鹳及其同伴,该黑鹳种群数达103只,为近年来若尔盖湿地调查发现的最大黑鹳种群。同时,黑鹳迁徙停歇地还发现较多的鱼类和螺,为进一步确定当地黑鹳食物提供了有力证据。

  此次调查,明确了多处黑鹳迁徙途中的重要停歇补食地的范围,深入了解了黑鹳迁徙途中主要停歇补食地的生境特征以及这些特征与黑鹳生存需求之间的紧密关联,为推进张掖黑河湿地黑鹳栖息地修复工作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撑,也为针对性地开展保护工作提供了依据。(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编辑:张玉茹
最新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