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张掖网讯 5月16日上午10时30分,G54069次航班平稳降落在张掖机场停机坪,标志着张掖机场完成设施改造提升,全面恢复航班运营,正式宣告全面复航。机场同步开通重庆=张掖=乌鲁木齐、兰州=张掖=敦煌两条直达热门旅游城市的航线,为旅客出行提供更多便利,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文化交流。
清晨的机场候机楼沐浴在金色朝阳中,与祁连山的春雪遥相呼应,向各地游客展现着张掖的绝美风景。大厅内外增加了大量花卉绿植,为旅客打造了“戈壁绿洲”生态空间,候机楼内商业场地进行了全面装修升级,引入更多本地特色品牌商家,打造了多元化的购物场景,配备全新的餐饮设施和更多样化的餐饮选择,为旅客提供了更加舒适的出行体验。
从北京到张掖出差的旅客甘甜,利用空余时间与同事在张掖进行了“特种兵”式旅游,体验了张掖七彩丹霞的自然魅力,品尝了西北地道的特色羊肉,说有机会还会再来进行深度旅游。“张掖机场复航后,是第一次坐直达飞机回北京,2个多小时就到了,比来的路程少了很多中转地,也节省了3个多小时的时间,交通非常方便”。
张掖作为河西走廊沟通东西南北的重要枢纽,具有“居中四向”的区位优势,此次新增的两条航线,大幅提升了机场的运营保障能力,填补了张掖至西北区域的航线空白,将新疆和重庆两大客源市场与张掖文旅资源串珠成链,预计日均吞吐量可达2000人次,既方便了群众出行,也对构建经济循环通道具有战略意义。
整洁明亮的机场大厅里,电子大屏实时跳动着航班动态,旅客来来往往,一片热闹景象。张掖本地的群众李翠玲一早就关注了张掖机场复航的消息,机票开售后就为自己和家人买好了去敦煌市的机票,趁着人不多带父母去旅游散心。“以前去敦煌坐高铁都要4个小时,现在直飞1个小时就能到,这效率赶上拍‘快闪’了,还能托运行李,非常方便”。
上午10时30分,兰州=张掖=敦煌的G54069次航班滑行在张掖机场的跑道上,身着民族盛装的裕固族姑娘手捧哈达列队迎宾,为第一批下机的机组人员和旅客送上裕固族歌舞和文创产品,对复航后的首班航班表示欢迎。
为保障张掖机场顺利复航,升级改造期间,张掖机场全面更换排查老化配件,优化航线航班布局,以确保旅客顺畅出行。“我们对跑道标识标线进行了更新划设,对飞行区围界进行了全面的排查,对故障区域进行维修,对跑道助航灯光、场区附属设施也进行了全面的升级,确保复航以后旅客有更佳的出行体验。”张掖机场公司场务供电班组工作人员李磊介绍道。
不仅如此,为保障旅客乘机安全和客机飞行安全,张掖机场还强化了安全维保,并多次开展了安全演练。“我们对所有的消防设施设备进行了维护保养,开展了桌面演练以及实战演练,对18台特种车辆以及5台消防车辆进行了换季维护保养,并积极协调兰州中川机场借调抱轮牵引车1台,客机车1台,为旺季航班保障打下基础,现在所有车辆运行正常。”张掖机场公司消防特车班组工作人员胡学清表示。
对于新航线带来的机遇,张掖市文广旅游局局长许元算了一笔“文旅账”:“张掖机场复航后,新增到重庆和乌鲁木齐的两条航线,与高铁相比,时长分别节省8个小时和5.5个小时,真正打通了西北区域的客源通道,对我们进一步‘引客引流’,提升张掖旅游形象,打造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擦亮张掖旅游的金字招牌将起到极其深远的意义。”张掖市将加大旅游宣传推广力度,推出一系列针对航空旅客的优惠政策和服务措施,迎接全国各地旅客到张掖欣赏七彩丹霞的斑斓画卷、平山湖大峡谷的鬼斧神工、大佛寺的千年卧佛……解锁一场高性价比的奇幻之旅。
从“春风不度玉门关”到“银鹰朝发夕可还”,张掖机场的蜕变印证着西部大地的脉动。从值机柜台前肃南牦牛肉礼盒,到从摄影爱好者三脚架上的长焦镜头,再到商人公文包里的合作协议——升级后的张掖机场不再只是交通枢纽,更成为要素流动的枢纽、文化交融的平台、区域协同发展的引擎。
当钢铁银鹰划过长空,带来的不仅是出行方式的革新,更是一条用现代交通重绘丝绸之路的壮阔征途。(张掖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惠 韦娜 徐亚贤 图/张渊)
中国张掖网讯 5月16日上午10时30分,G54069次航班平稳降落在张掖机场停机坪,标志着张掖机场完成设施改造提升,全面恢复航班运营,正式宣告全面复航。机场同步开通重庆=张掖=乌鲁木齐、兰州=张掖=敦煌两条直达热门旅游城市的航线,为旅客出行提供更多便利,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文化交流。
清晨的机场候机楼沐浴在金色朝阳中,与祁连山的春雪遥相呼应,向各地游客展现着张掖的绝美风景。大厅内外增加了大量花卉绿植,为旅客打造了“戈壁绿洲”生态空间,候机楼内商业场地进行了全面装修升级,引入更多本地特色品牌商家,打造了多元化的购物场景,配备全新的餐饮设施和更多样化的餐饮选择,为旅客提供了更加舒适的出行体验。
从北京到张掖出差的旅客甘甜,利用空余时间与同事在张掖进行了“特种兵”式旅游,体验了张掖七彩丹霞的自然魅力,品尝了西北地道的特色羊肉,说有机会还会再来进行深度旅游。“张掖机场复航后,是第一次坐直达飞机回北京,2个多小时就到了,比来的路程少了很多中转地,也节省了3个多小时的时间,交通非常方便”。
张掖作为河西走廊沟通东西南北的重要枢纽,具有“居中四向”的区位优势,此次新增的两条航线,大幅提升了机场的运营保障能力,填补了张掖至西北区域的航线空白,将新疆和重庆两大客源市场与张掖文旅资源串珠成链,预计日均吞吐量可达2000人次,既方便了群众出行,也对构建经济循环通道具有战略意义。
整洁明亮的机场大厅里,电子大屏实时跳动着航班动态,旅客来来往往,一片热闹景象。张掖本地的群众李翠玲一早就关注了张掖机场复航的消息,机票开售后就为自己和家人买好了去敦煌市的机票,趁着人不多带父母去旅游散心。“以前去敦煌坐高铁都要4个小时,现在直飞1个小时就能到,这效率赶上拍‘快闪’了,还能托运行李,非常方便”。
上午10时30分,兰州=张掖=敦煌的G54069次航班滑行在张掖机场的跑道上,身着民族盛装的裕固族姑娘手捧哈达列队迎宾,为第一批下机的机组人员和旅客送上裕固族歌舞和文创产品,对复航后的首班航班表示欢迎。
为保障张掖机场顺利复航,升级改造期间,张掖机场全面更换排查老化配件,优化航线航班布局,以确保旅客顺畅出行。“我们对跑道标识标线进行了更新划设,对飞行区围界进行了全面的排查,对故障区域进行维修,对跑道助航灯光、场区附属设施也进行了全面的升级,确保复航以后旅客有更佳的出行体验。”张掖机场公司场务供电班组工作人员李磊介绍道。
不仅如此,为保障旅客乘机安全和客机飞行安全,张掖机场还强化了安全维保,并多次开展了安全演练。“我们对所有的消防设施设备进行了维护保养,开展了桌面演练以及实战演练,对18台特种车辆以及5台消防车辆进行了换季维护保养,并积极协调兰州中川机场借调抱轮牵引车1台,客机车1台,为旺季航班保障打下基础,现在所有车辆运行正常。”张掖机场公司消防特车班组工作人员胡学清表示。
对于新航线带来的机遇,张掖市文广旅游局局长许元算了一笔“文旅账”:“张掖机场复航后,新增到重庆和乌鲁木齐的两条航线,与高铁相比,时长分别节省8个小时和5.5个小时,真正打通了西北区域的客源通道,对我们进一步‘引客引流’,提升张掖旅游形象,打造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擦亮张掖旅游的金字招牌将起到极其深远的意义。”张掖市将加大旅游宣传推广力度,推出一系列针对航空旅客的优惠政策和服务措施,迎接全国各地旅客到张掖欣赏七彩丹霞的斑斓画卷、平山湖大峡谷的鬼斧神工、大佛寺的千年卧佛……解锁一场高性价比的奇幻之旅。
从“春风不度玉门关”到“银鹰朝发夕可还”,张掖机场的蜕变印证着西部大地的脉动。从值机柜台前肃南牦牛肉礼盒,到从摄影爱好者三脚架上的长焦镜头,再到商人公文包里的合作协议——升级后的张掖机场不再只是交通枢纽,更成为要素流动的枢纽、文化交融的平台、区域协同发展的引擎。
当钢铁银鹰划过长空,带来的不仅是出行方式的革新,更是一条用现代交通重绘丝绸之路的壮阔征途。(张掖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惠 韦娜 徐亚贤 图/张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