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张掖网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新浪微博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张掖网 >> 市外媒体看张掖 南充握手张掖 共同见证丝路辉煌 来源:四川新闻网南充频道综合    2019年08月21日 10:08

营山籍女红军王定国 曾在张掖脱险

8月17日,反映西部地区脱贫攻坚成果的大型电视连续剧《一个都不能少》,在张掖开拍。该剧除了全方位展示西部脱贫攻坚成果,还将展示张掖绚丽多姿的自然风光、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和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

林江介绍,张掖还是红西路军浴血奋战的地方。“当年,红西路军在河西走廊与国民党军队发生大大小小战斗上百次,其中有40多次在张掖发生。”张掖市红西路军纪念馆副馆长吴兴梅说。两张黑白照片,悬挂于纪念馆展室墙上。这两张照片中,都有营山籍女红军王定国的身影。

1936年10月至1937年4月,红西路军渡过黄河西征后,在河西走廊与国民党马步芳部激战,其中在张掖发生大的战斗达8次。虽然重创敌军,但红西路军损失惨重,至最后突围走出祁连山时,仅余下420人。在大大小小上百次战斗中,不少红军指战员受伤被俘,王定国就是其中一个。后王定国被营救出来,成为张掖甘州秘密党支部成员,后被送往延安。1984年王定国回访甘州,与幸存的当年战友重逢。这两张照片,就是王定国与秘密党支部成员、与当年战友重逢时的合影。

沙漠变绿洲 旅游业“井喷”式发展

近年来,在“一带一路”倡议引领下,张掖搭上中欧班列的“顺风车”:当地出产的蔬菜采取冷链技术后,用集装箱从当地上火车运往中亚、欧洲及俄罗斯等地。

“70%至80%的蔬菜销往国内外,宁夏、新疆、青海以及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市场,都有张掖蔬菜的身影。”陈洧说,他是张掖生态巨变的见证人。上世纪70年代,当地风沙过后,家家户户墙后就会出现一道沙坡。进入上世纪80年代,张掖打响生态环境治理战,通过网格固沙,栽耐旱植物,终让沙漠变绿洲。

隔张掖最近的巴丹吉林沙漠,排行世界沙漠第七。1969年当地治沙至今,该沙漠已退回20公里。相距张掖市区仅10公里的甘州区党寨镇的神沙窝,2015年已建成国家地质沙漠公园。

林江告诉采访组,明代就有“金张掖”之称的张掖,如今已成为甘肃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蔬菜远销10多个国家,仅甘州区乌江镇谢家湾村的蔬菜基地就达4000余亩。“眼下,这里已融入城市。”林江说,张掖还是全国玉米制种基地,制种量占全国的70%。

最令张掖人感到自豪的是,他们为恢复和保护居延海作出的贡献。2008年以来,张掖主动作为,在本地农作物生产用水峰期,实施滴灌技术,让足量的黑河水流向下游,确保内蒙古境内的居延海生态环境向好。

丹霞地貌、山丹军马场、大佛寺……张掖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多元的旅游产品,让当地旅游业近年来呈“井喷”式发展。该市文旅局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实现旅游收入156亿元。(南充日报 刘海 李波 张松 周汉兵)

首页  上一页  [1]  [2] 

 

 

编辑: 张玉茹

最新相关新闻

张掖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公共信息安
全网络监察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