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兰州11月27日电(陈杨)从2013年担任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明花乡党委书记开始,四年时间里,他带领全乡在沙漠修路,打开“致富通道”;修复海子湖生态涵养功能,着力环境保护……
四年来,他凭着一股对事业的执着、一腔对乡土的热爱、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赢得了当地干部群众的支持和认可,被大伙亲切地称“好干部”。他就是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明花乡党委书记贺卫国,2014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2017年当选为甘肃省出席党的十九大代表。
在沙漠修路,打开“致富通道”
明花乡由之前的明海、前滩、莲花三个乡合并而成,北邻高台,西接酒泉。这里东西狭长,单程绕行需要120公里,老百姓到乡政府办事非常不方便,产业也没办法串起来,交通成为制约当地发展的瓶颈。
从一开始来到明花乡担任党委书记,贺卫国就暗下决心,要把这条“沙漠之路”修好。但想法一提出,就受到了很多质疑。
“你要是能把这条公路修通,我给你磕个响头。”一次下乡入户时,莲花片黄土坡村70岁的李成柱老人对贺卫国说。在李成柱看来,沙漠里修路无异于“天方夜谭”。
贺卫国带车先后4次往返东西部之间。这段路虽然地处沙漠边缘,但沿途有大漠风情、驼铃悠扬、裕固民俗,“如果路通了,可以搞旅游。”一番调研,更加坚定了他修路的决心。
在县里的支持下,2014年底,横贯明花乡东西的公路贯通,两地群众为此欢欣鼓舞。2015年,贺卫国多方筹措,争取到专项资金,对砂石路进行了硬化铺油,当年10月正式通车。
路通人勤产业兴,围绕这条路,明花乡下一步计划将其建成一条文化旅游观光带。
引水补给,修复生态环境
明海城故址海子位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巴丹吉林沙漠南缘,在明花乡政府驻地西北13公里处的明海城故址旁。2015年之前,东海子接近干涸。
明花乡牧民杨进成说:“在五六十年代,海子是我们儿时嬉戏游乐的地方,也是我们裕固家园里珍贵的水源地。在草原上,水就是我们的生命。没有水,就没有我们的未来。”
为了保护这一沙漠边缘的生态湿地,明花乡从2015年初对其实施了生态修复工程,贺卫国带着村民用塑料桶拉着水在这里进行生态修复的实验,经过大半年对湖内四个点进行蒸发量、渗漏度等数据的采集、实验,最终取得了修复海子生态的成功做法,并于2015年底成功进行了引水补给。通过近两年的生态修复,水域面积逐渐稳定扩大,周边生态系统快速成长。
昔日接近干涸的海子再现千亩碧波。今年入冬以来,海子成为黄鸭等水鸟过冬的栖息地。
让诚信回归,建立诚信档案
走进肃南县明花乡双海子村委会,最引人注目的便是该村的诚信等级公示榜。2016年,在贺卫国的主导下,明花乡探索建立了农牧民诚信评价体系,把全乡农牧民群众、农牧村党员全部纳入诚信评价范围。全乡每个村不但都有诚信等级公示榜,还有一本诚信档案。目前,全乡共有1235户拥有个人诚信档案,诚信等级高的居民可享受多重优先、优惠激励政策。
贺卫国说:“让诚信回归,让讲诚信内化为每个人的操守,让不讲诚信的人无机可趁、无缝可钻,才能让诚信真正成为‘明花人’的福祉。”
“守信走遍天下、失信寸步难行”。明花乡各农牧村还通过“红黑榜”发布制度,在公示栏、微信平台、手机短信等媒体,定期通报,批评不讲诚信行为,鼓励诚信行为,让诚信成为一种行动自觉,全乡形成了各站所齐抓共管、农牧民踊跃参与的良好氛围。
从北京回来后,贺卫国走进肃南县各乡镇的家家户户给老百姓宣讲十九大精神,他用自己的方式想办法让老百姓听得懂、深刻领会到十九大精神。“下一步我们将研究分析十九大报告中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结合实际,把握十九大给乡村发展带来的政策与机遇,真正把老百姓动员起来。”贺卫国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