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张掖网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新浪微博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张掖网 >> 印象 >> 文旅 【诗话张掖】陶渊明赋诗咏张掖 来源:张掖档案    2017年10月07日 10:38

陶渊明画像

  陶渊明是我国东晋时期著名诗人,他的《饮酒》诗脍炙人口,其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成为千古名句,被人们代代传诵。他的代表作之一《桃花源记》更是寄托着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他被尊称为隐逸诗人之宗,他的诗文充满了田园气息,从而开创了田园文学这一文学潮流。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更是令人对其充满了崇敬。

  也许人的迁徙往往与当时的社会生活背景有关。陶渊明所处的时代正是东晋的分裂崩亡的社会转型之际,大小军阀相互厮杀,兵祸连年不绝。因此,陶渊明自幼目睹了战争的残酷,以及对因战争而造成颠沛流离生活的人民充满了深深的同情。早在曹魏时,与刀光剑影、鼓角争鸣的中原相比,河西一带相对是平静。特别是西晋已降,河西的经济文化出现了异常的繁荣,那时,我国与中亚地区的文化交流频繁,当时的译经大师鸠摩罗什也在张掖讲经说法。陈寅恪先生曾说:“刘(渊)石(勒)纷乱之时,中原之地悉为战区,独河西一隅自前凉张氏以后尚称治安,故其本土世家之学术既可以保存,外来避乱之儒英亦得就之传授。”许多大批中原人士络绎不绝,就像《桃花源记》中所说的“避秦时乱”,相继携家来此。

  陶渊明从戍边西归的将士那里听到了有关西北的风物,“少时壮且厉”的激情促使陶渊明不由对河西产生了一种“心向往之”的憧憬,加之在晋代尚游风气的影响下,陶渊明最终以“抚剑独行游”的豪气去往河西。以至于他到晚年回忆那段行旅程仍充满了留恋。在他五十六岁时,写下了《拟古九首》之八: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饥食首阳薇,渴饮易水流,不见相知人,惟见古时丘。路边两高坟,伯牙与庄周;此士难再得,吾行欲何求!

  从这首诗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看到暮年的陶渊明仍然是“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追忆着已逝去的壮志满怀的青春岁月。

  我省渭源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在渭源县城东南约30公里的地方,坐落着一座山,即首阳山。相传,商末周初孤竹国(今河北庐龙县)君二子伯夷、叔齐相让嗣君,相偕至周,后闻武王伐纣,他们进行了谏阻。因武王不听,遂愤而不食周粟,西行来到首阳山,采薇而食。诗中“饥食首阳薇”可以看出,陶渊明的河西之行,路过首阳山时,也曾登临山顶,以瞻仰心中所敬慕的前贤在这里生活的遗迹,并且也曾采食了薇菜。

  有人说陶渊明是从丝绸南路经大斗拔谷(今民乐扁都口)到达张掖,因为这是当时中原通往河西的最优路线。大斗拔谷位于绵延起伏的祁连山脉中段,这里险隘深邃,峡谷两侧奇峰耸立,峭壁突兀,怪石叠嶂。整个峡谷长28公里,但宽仅有10余米。可是一过大斗拔谷,但见沃野千里,“阡陌交通”,“土地平旷,屋舍俨然”,真仿佛是一个世外桃源。

  陶渊明来到张掖,充分感受到这里远离兵燹,安逸恬静的生活。也就是在写下《拟古九首》之八的第二年,他又写下了《桃花源记》,有人说这也正是他对如同上古原始时代的那种人们自食其力、友好相处、没有种种现实中的纷扰与贫困的“怡然有余乐”社会的憧憬。后来据陈寅恪先生《桃花源记旁证》考证,桃花源材料的主要来源和依据是西征将佐归来后所谈西北人民逃避苻秦暴政的情况,而其所寄托的社会理想成分,亦与《拟古九首》所述事相似。

  无论是陶渊明赋诗咏张掖,还是作文喻张掖,都充分表明了,陶渊明对张掖充满深深地眷恋,他在张掖的足迹就仿佛是一枚鲜红的印章钤盖在了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同时也说明在陶渊明那个时代,张掖因远离了战火,人民的生活相对安居乐业,这也就是陶渊明将张掖作为创作《桃花源记》的蓝本的原因吧!

 

 

编辑: 郑明圆

最新相关新闻

张掖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公共信息安
全网络监察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