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张掖网 >> 县区 >> 临泽
临泽鸭暖:让婆媳“和睦”成为家的底色​
张掖市融媒体中心
2025年11月10日 11:19

分享到:

  中国张掖网临泽讯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婆媳关系则是家庭和谐的“晴雨表”。近年来,临泽县鸭暖镇聚焦农村家庭关系建设,以“弘扬优良家风、化解家庭矛盾、增进情感共鸣”为目标,通过开展特色活动、搭建沟通平台、树立模范典型等举措,着力改善婆媳关系,让“婆媳和睦”成为推动乡村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绘就出一幅幅温馨和谐的家庭画卷。​

  特色活动搭平台,让婆媳“有话好好说”​。“以前总觉得跟婆婆有代沟,不好意思表达感谢,这场分享会让我把藏在心里的话都说出来了!”刚参加完“婆媳暖心夸・家和万事兴”分享会的鸭暖镇白寨村儿媳小周感慨道。近日,在鸭暖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举办的这场分享会,邀请3对婆媳代表现场互动,成为改善婆媳关系的生动实践。活动中,主持人以“拉家常”的方式引导婆媳们放下拘谨,围绕“最暖心的相处瞬间”“难忘的互助故事”等话题展开交流,来自张湾村的王阿姨与大鸭村的刘阿姨分享的温情故事,引得在场群众频频动容。​

  这类分享会已形成“家长里短话婆媳”特色品牌。在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昭武书苑,5对婆媳围桌而坐,华强村69岁的王顺香婆婆坦言:“家里大小事都商量着办,分歧从来都是大事化小”,儿媳李秀玲则红着眼眶说“婆婆待我如亲妈,我必孝顺到底”。更具巧思的是养老服务中心的专场活动,婆媳们摩挲着泛黄粮票、补丁围裙等老物件,讲起“半块馍馍分三家”的家风往事,90后宝妈陈雨桐抛出“婆婆舍不得扔旧物”的困惑,72岁的刘翠兰立刻分享儿媳改旧床单为板凳罩的“和而不同”智慧。​

  传统节日与志愿服务更成互动纽带:中秋共制月饼、春节同包饺子,人居环境整治中婆媳组队清扫,关爱留守儿童时携手送温暖……而“三八”节的“晒被子·比孝心”活动尤为动人,小屯村“好媳妇”王玉玲展示的蓝缎被虽旧如新,二十床洁净棉被在春光下铺展,成为孝心最直观的“温度计”。截至目前,全镇已开展各类婆媳活动20余场,覆盖群众800余人次。​

  理论宣讲筑根基,让婆媳“共识有方向”。“原来家风建设不是讲大道理,学好了真能帮我和婆婆处得像母女!”华强村村民王女士的感慨,道出了理论宣讲的实效——从前她总因育儿观念和婆婆起争执,如今靠着宣讲里的“换位思考法”,婆媳俩反倒成了带娃“好搭档”。为让理论宣讲精准对接婆媳相处需求,鸭暖镇构建起“线下+线上”“固定+流动”的立体宣讲矩阵,把和睦密码藏进宣讲里。

  线上宣讲主动创新形式,打造“文字+视频”传播模式:一方面依托“和美鸭暖”公众号,常态化分享婆媳故事;另一方面依托“理响临泽”专栏,发布家风家教理论宣讲短视频。线下依托“屯泉之声”“乡音说新风”等特色宣讲品牌,组建由村干部、老党员、妇联干部组成的宣讲队,利用“一对一解读+面对面交流”模式,开展家庭家教家风主题宣讲20场,覆盖群众超1200人次,让和睦理念走进每一对婆媳心里。

  典型引领树新风,让婆媳“向好有榜样”​。“她们把家打理得井井有条,还总帮着邻居,真是大伙儿的榜样!”三八妇女节表彰会上,获评的“好婆婆”“好媳妇”们轮番分享相处故事,其中小屯村赵翠萍与婆婆“处成闺蜜”的日常,更是成了现场传赞的佳话。

  这些典型通过宣传栏、短视频广泛传播,带动形成“比孝顺、比和睦”的新风尚。在“德润枣乡”系列评选推动下,“户户争荣誉、人人讲文明”在鸭暖蔚然成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风滋养中生根发芽。正如村民王花所言:“听了她们的故事,才知道婆媳真能像母女般亲近。”​

  家庭和谐则社会和谐,婆媳和睦则家庭和睦。未来,鸭暖镇将持续深化家风建设,让“婆媳连心”的温暖风景,成为乡村振兴路上最动人的文明底色。(侯玉琦)

  中国张掖网临泽讯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婆媳关系则是家庭和谐的“晴雨表”。近年来,临泽县鸭暖镇聚焦农村家庭关系建设,以“弘扬优良家风、化解家庭矛盾、增进情感共鸣”为目标,通过开展特色活动、搭建沟通平台、树立模范典型等举措,着力改善婆媳关系,让“婆媳和睦”成为推动乡村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绘就出一幅幅温馨和谐的家庭画卷。​

  特色活动搭平台,让婆媳“有话好好说”​。“以前总觉得跟婆婆有代沟,不好意思表达感谢,这场分享会让我把藏在心里的话都说出来了!”刚参加完“婆媳暖心夸・家和万事兴”分享会的鸭暖镇白寨村儿媳小周感慨道。近日,在鸭暖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举办的这场分享会,邀请3对婆媳代表现场互动,成为改善婆媳关系的生动实践。活动中,主持人以“拉家常”的方式引导婆媳们放下拘谨,围绕“最暖心的相处瞬间”“难忘的互助故事”等话题展开交流,来自张湾村的王阿姨与大鸭村的刘阿姨分享的温情故事,引得在场群众频频动容。​

  这类分享会已形成“家长里短话婆媳”特色品牌。在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昭武书苑,5对婆媳围桌而坐,华强村69岁的王顺香婆婆坦言:“家里大小事都商量着办,分歧从来都是大事化小”,儿媳李秀玲则红着眼眶说“婆婆待我如亲妈,我必孝顺到底”。更具巧思的是养老服务中心的专场活动,婆媳们摩挲着泛黄粮票、补丁围裙等老物件,讲起“半块馍馍分三家”的家风往事,90后宝妈陈雨桐抛出“婆婆舍不得扔旧物”的困惑,72岁的刘翠兰立刻分享儿媳改旧床单为板凳罩的“和而不同”智慧。​

  传统节日与志愿服务更成互动纽带:中秋共制月饼、春节同包饺子,人居环境整治中婆媳组队清扫,关爱留守儿童时携手送温暖……而“三八”节的“晒被子·比孝心”活动尤为动人,小屯村“好媳妇”王玉玲展示的蓝缎被虽旧如新,二十床洁净棉被在春光下铺展,成为孝心最直观的“温度计”。截至目前,全镇已开展各类婆媳活动20余场,覆盖群众800余人次。​

  理论宣讲筑根基,让婆媳“共识有方向”。“原来家风建设不是讲大道理,学好了真能帮我和婆婆处得像母女!”华强村村民王女士的感慨,道出了理论宣讲的实效——从前她总因育儿观念和婆婆起争执,如今靠着宣讲里的“换位思考法”,婆媳俩反倒成了带娃“好搭档”。为让理论宣讲精准对接婆媳相处需求,鸭暖镇构建起“线下+线上”“固定+流动”的立体宣讲矩阵,把和睦密码藏进宣讲里。

  线上宣讲主动创新形式,打造“文字+视频”传播模式:一方面依托“和美鸭暖”公众号,常态化分享婆媳故事;另一方面依托“理响临泽”专栏,发布家风家教理论宣讲短视频。线下依托“屯泉之声”“乡音说新风”等特色宣讲品牌,组建由村干部、老党员、妇联干部组成的宣讲队,利用“一对一解读+面对面交流”模式,开展家庭家教家风主题宣讲20场,覆盖群众超1200人次,让和睦理念走进每一对婆媳心里。

  典型引领树新风,让婆媳“向好有榜样”​。“她们把家打理得井井有条,还总帮着邻居,真是大伙儿的榜样!”三八妇女节表彰会上,获评的“好婆婆”“好媳妇”们轮番分享相处故事,其中小屯村赵翠萍与婆婆“处成闺蜜”的日常,更是成了现场传赞的佳话。

  这些典型通过宣传栏、短视频广泛传播,带动形成“比孝顺、比和睦”的新风尚。在“德润枣乡”系列评选推动下,“户户争荣誉、人人讲文明”在鸭暖蔚然成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风滋养中生根发芽。正如村民王花所言:“听了她们的故事,才知道婆媳真能像母女般亲近。”​

  家庭和谐则社会和谐,婆媳和睦则家庭和睦。未来,鸭暖镇将持续深化家风建设,让“婆媳连心”的温暖风景,成为乡村振兴路上最动人的文明底色。(侯玉琦)

编辑:杨旭康
最新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