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张掖网 >> 问政 >> 部门
加强非遗保护 传承中华文脉——河西宝卷传承实践与活态展演活动赓续历史文脉 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张掖市融媒体中心
2025年10月20日 19:18

分享到:
  中国张掖网讯 “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深化文明交流互鉴,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10月18日—23日,由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张掖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酒泉市肃州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主办,张掖市文化馆、酒泉市肃州区文化馆承办的“丝路遗韵·宝卷新声”河西宝卷传承实践与活态展演活动在张掖市拉开帷幕。

  河西宝卷是流传于甘肃省河西地区的一种民间说唱文学,2008年,河西宝卷张掖卷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至目前,张掖市共有国家级非遗项目5项,省级55项,市级151项。

  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铃音古乐悠扬回荡,妙语清韵婉转飘飞;宝卷声声穿街绕巷,非遗代代继古承今。活动特邀河西五市及定西市岷县、兰州市永登县等地的宝卷传承人、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河西宝卷的传承实践、创新发展开展深入交流,并实地观摩河西宝卷传习所、面向公众进行展演,通过搭建跨区域互动平台,进一步构建河西宝卷研究、保护、传承、发展协同机制,拓展宝卷文化的传播广度与社会基础,共同推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新的生机。

  文化遗产,保护为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秉持敬畏历史、热爱文化之心,坚持保护第一、合理利用和最小干预原则,推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和统一监管。”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跨越千年的集体记忆,镌刻着文明发展的基因密码,是中华文明绵延赓续的历史见证。(徐莉)

  中国张掖网讯 “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深化文明交流互鉴,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10月18日—23日,由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张掖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酒泉市肃州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主办,张掖市文化馆、酒泉市肃州区文化馆承办的“丝路遗韵·宝卷新声”河西宝卷传承实践与活态展演活动在张掖市拉开帷幕。

  河西宝卷是流传于甘肃省河西地区的一种民间说唱文学,2008年,河西宝卷张掖卷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至目前,张掖市共有国家级非遗项目5项,省级55项,市级151项。

  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铃音古乐悠扬回荡,妙语清韵婉转飘飞;宝卷声声穿街绕巷,非遗代代继古承今。活动特邀河西五市及定西市岷县、兰州市永登县等地的宝卷传承人、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河西宝卷的传承实践、创新发展开展深入交流,并实地观摩河西宝卷传习所、面向公众进行展演,通过搭建跨区域互动平台,进一步构建河西宝卷研究、保护、传承、发展协同机制,拓展宝卷文化的传播广度与社会基础,共同推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新的生机。

  文化遗产,保护为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秉持敬畏历史、热爱文化之心,坚持保护第一、合理利用和最小干预原则,推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和统一监管。”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跨越千年的集体记忆,镌刻着文明发展的基因密码,是中华文明绵延赓续的历史见证。(徐莉)

编辑:邓瑞
最新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