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张掖网临泽讯 时下,临泽县板桥镇已进入玉米制种收获的收尾阶段,遗留在田间地头的秸秆,又成为了群众新的增收渠道。
走进板桥镇东柳村郝锋家的玉米地里,农机操作员正驾驶着秸秆打包机在农田里来回穿梭。随着机械高速运转,细碎的秸秆被收入机中,经过除尘、压实、打捆,“吐”出一个个长方形的草捆,整整齐齐等待装车。“我的120亩地打了1800个草捆,这样打上好拉好装,也省时省力,基本上没有浪费,留出自家用的,其他的还能卖个好价钱。”郝锋说。
板桥镇壕洼村种植大户刘丽凤夫妻俩正忙着为家里的肉牛存储饲料,刘丽凤说:“我家里养着150多头牛,每年都得买一些草捆,这样的草捆土少、地膜少而且草还很细,混合精饲料喂牛,适口性较好,牛喜欢吃长得快。”
今年以来,板桥镇积极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与生态环保、农业增效相结合,通过秸秆的饲料化、能源化,让秸秆“秸”尽所能、变废为宝,不断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循环发展。随着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深入推广,现如今,秸秆打捆回收逐渐被广大农民群众接受,有效解决了捡拾秸秆劳动之苦和秸秆焚烧之忧,不仅实现了变废为宝,更直接“变现”,增加了村民的收入。(闫婕妤)
中国张掖网临泽讯 时下,临泽县板桥镇已进入玉米制种收获的收尾阶段,遗留在田间地头的秸秆,又成为了群众新的增收渠道。
走进板桥镇东柳村郝锋家的玉米地里,农机操作员正驾驶着秸秆打包机在农田里来回穿梭。随着机械高速运转,细碎的秸秆被收入机中,经过除尘、压实、打捆,“吐”出一个个长方形的草捆,整整齐齐等待装车。“我的120亩地打了1800个草捆,这样打上好拉好装,也省时省力,基本上没有浪费,留出自家用的,其他的还能卖个好价钱。”郝锋说。
板桥镇壕洼村种植大户刘丽凤夫妻俩正忙着为家里的肉牛存储饲料,刘丽凤说:“我家里养着150多头牛,每年都得买一些草捆,这样的草捆土少、地膜少而且草还很细,混合精饲料喂牛,适口性较好,牛喜欢吃长得快。”
今年以来,板桥镇积极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与生态环保、农业增效相结合,通过秸秆的饲料化、能源化,让秸秆“秸”尽所能、变废为宝,不断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循环发展。随着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深入推广,现如今,秸秆打捆回收逐渐被广大农民群众接受,有效解决了捡拾秸秆劳动之苦和秸秆焚烧之忧,不仅实现了变废为宝,更直接“变现”,增加了村民的收入。(闫婕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