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张掖网临泽讯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近日,临泽县蓼泉镇广阔的田野上一片金黄,成熟的制种玉米颗粒饱满,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制种玉米陆续进入采收期,村民们穿梭于田间地头,熟练地将一穗穗玉米掰下、装袋,再由拖拉机集中运往收购点,到处一片繁忙的景象。
站在自家田埂上,蓼泉镇唐湾村村民王兴化脸上写满喜悦:“今年我种了将近90亩制种玉米,长势特别好,玉米棒大、籽粒饱满,预计亩产能达到1600斤,收成非常不错!”
据了解,蓼泉镇积极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不断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大力发展制种玉米产业,逐步形成高效、优质的制种产业体系。通过引进制种企业,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实现“产供销”一体化无缝衔接,进一步拓宽了群众的增收渠道。目前,全镇17661亩制种玉米已进入收获期,预计10月中旬,可全面完成收获。
近年来,蓼泉镇坚持“村党组织+公司+农户”的合作模式,依托“统一种植、统一服务、统一指导、统一管理”的标准化经营,推动玉米制种产业逐步走向“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的现代化发展道路。玉米制种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金种子”,真正实现“粮田”变“良田”,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产业动力。(薛生林)
中国张掖网临泽讯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近日,临泽县蓼泉镇广阔的田野上一片金黄,成熟的制种玉米颗粒饱满,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制种玉米陆续进入采收期,村民们穿梭于田间地头,熟练地将一穗穗玉米掰下、装袋,再由拖拉机集中运往收购点,到处一片繁忙的景象。
站在自家田埂上,蓼泉镇唐湾村村民王兴化脸上写满喜悦:“今年我种了将近90亩制种玉米,长势特别好,玉米棒大、籽粒饱满,预计亩产能达到1600斤,收成非常不错!”
据了解,蓼泉镇积极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不断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大力发展制种玉米产业,逐步形成高效、优质的制种产业体系。通过引进制种企业,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实现“产供销”一体化无缝衔接,进一步拓宽了群众的增收渠道。目前,全镇17661亩制种玉米已进入收获期,预计10月中旬,可全面完成收获。
近年来,蓼泉镇坚持“村党组织+公司+农户”的合作模式,依托“统一种植、统一服务、统一指导、统一管理”的标准化经营,推动玉米制种产业逐步走向“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的现代化发展道路。玉米制种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金种子”,真正实现“粮田”变“良田”,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产业动力。(薛生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