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张掖网 >> 县区 >> 临泽
临泽倪家营:循环农业书写“两山”理论生动实践
来源:张掖市融媒体中心
2025年08月07日 14:49

分享到:

  中国张掖网临泽讯 养殖场的排污口连接着农田的丰收图,废弃秸秆包裹着肉牛产业的崛起密码。临泽县倪家营镇用循环链条拆解污染方程式,正在书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西北实践。

  倪家营镇规模化养殖的繁荣,曾让粪污处理成为棘手难题。其排放的氮、磷污染物甚至超过化肥流失量,未经处理的粪污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土壤重金属积累及恶臭气体排放,严重威胁生态环境和居民健康。

  2025年实施的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成为破局关键。项目新建1770立方米雨污分离式粪污发酵隧道,配套标准化有机肥加工车间,集成“厌氧发酵+堆积发酵”双重技术,高效转化周边2个基础母牛繁育基地、7个肉牛养殖场区、3个生猪养殖场的年产近10万立方米畜禽粪污。这一举措成功构建起“种养结合”的资源闭环循环体系,彻底终结了粪污露天堆放的历史。

  “发酵隧道创新设计雨污分流系统,从源头分离固体粪渣与污水,大幅提升发酵效率,有机肥车间通过添加复合菌剂,将腐熟粪污加工成颗粒状高值有机肥,养分含量提升40%以上。”倪家营镇黄家湾村党支部书记刘振华介绍。

  在倪家营镇的循环版图中,秸秆是不可或缺的另一枚重要拼图。倪家营镇5.4万亩耕地以玉米为主导,年产生玉米秸秆超10万吨。2025年,倪家营镇建成饲草料加工基地,构建起了“全域收集——集约加工——高值利用”的秸秆资源循环链条,这一模式不仅根治了传统焚烧污染,更激发了多重经济生态效益。基地新建的2700平方米加工车间,引入智能化粉碎、压块、包装设备,将秸秆高效转化为优质饲料,稳定保障了周边2个基础母牛繁育基地和7个肉牛养殖场约70%的饲草需求,实现了废弃资源向重要产业原料的华丽转身。

  “立足全镇肉牛养殖优势,我们坚持把秸秆饲料化高效利用作为推动草畜产业提质增效、消除火灾隐患、改善人居环境的关键抓手,形成了‘种养结合、绿色循环’的强劲发展态势,促使秸秆由‘生态包袱’真正转变为‘绿色财富’。”倪家营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主任梁鑫说。(陈凯)

  中国张掖网临泽讯 养殖场的排污口连接着农田的丰收图,废弃秸秆包裹着肉牛产业的崛起密码。临泽县倪家营镇用循环链条拆解污染方程式,正在书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西北实践。

  倪家营镇规模化养殖的繁荣,曾让粪污处理成为棘手难题。其排放的氮、磷污染物甚至超过化肥流失量,未经处理的粪污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土壤重金属积累及恶臭气体排放,严重威胁生态环境和居民健康。

  2025年实施的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成为破局关键。项目新建1770立方米雨污分离式粪污发酵隧道,配套标准化有机肥加工车间,集成“厌氧发酵+堆积发酵”双重技术,高效转化周边2个基础母牛繁育基地、7个肉牛养殖场区、3个生猪养殖场的年产近10万立方米畜禽粪污。这一举措成功构建起“种养结合”的资源闭环循环体系,彻底终结了粪污露天堆放的历史。

  “发酵隧道创新设计雨污分流系统,从源头分离固体粪渣与污水,大幅提升发酵效率,有机肥车间通过添加复合菌剂,将腐熟粪污加工成颗粒状高值有机肥,养分含量提升40%以上。”倪家营镇黄家湾村党支部书记刘振华介绍。

  在倪家营镇的循环版图中,秸秆是不可或缺的另一枚重要拼图。倪家营镇5.4万亩耕地以玉米为主导,年产生玉米秸秆超10万吨。2025年,倪家营镇建成饲草料加工基地,构建起了“全域收集——集约加工——高值利用”的秸秆资源循环链条,这一模式不仅根治了传统焚烧污染,更激发了多重经济生态效益。基地新建的2700平方米加工车间,引入智能化粉碎、压块、包装设备,将秸秆高效转化为优质饲料,稳定保障了周边2个基础母牛繁育基地和7个肉牛养殖场约70%的饲草需求,实现了废弃资源向重要产业原料的华丽转身。

  “立足全镇肉牛养殖优势,我们坚持把秸秆饲料化高效利用作为推动草畜产业提质增效、消除火灾隐患、改善人居环境的关键抓手,形成了‘种养结合、绿色循环’的强劲发展态势,促使秸秆由‘生态包袱’真正转变为‘绿色财富’。”倪家营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主任梁鑫说。(陈凯)

编辑:赵燕丹
最新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