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张掖网 >> 问政 >> 要闻
同心共奏和谐曲——张掖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来源:张掖市融媒体中心
2025年04月28日 09:17

分享到:

同心共奏和谐曲

——张掖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公园内,矗立着一座红石榴雕塑,分外引人注目。与红石榴雕塑相伴辉映的还有民族团结宣传长廊、民族团结灯柱、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各族群众在此休闲、锻炼、交流。

  河西学院充分发挥甘肃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的作用,在理论研究、宣传教育、人才培养等方面持续发力,深入挖掘河西走廊历史文化资源,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区域经验等主题研究,组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文创大赛、“石榴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演讲比赛、“河西学子进新疆”等活动,有效搭建起各民族师生沟通的桥梁,营造各民族师生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的文化氛围。

  ……

  多民族共居、多文化交融的张掖,始终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决策部署、省委工作要求,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稳中求进、守正创新,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再上新台阶。

  扛牢党管民族工作责任,深入推进“清廉机关”、“五型”模范机关建设,持续提升“同心向党石榴红”党建工作品牌内涵,认真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纵深推进“三抓三促”和“主动创稳”行动,确保各项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召开全市民族宗教局长会议、全市民族宗教系统重点工作推进会暨风险隐患分析研判会议等,有力推动重点工作落实落细。

  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持续实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石榴籽”教育工程,为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市民委委员单位等赠送《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400余册,将其纳入市委党校(社会主义学院)各类主体班次重要授课内容。制定民族干部三年培训计划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工作方案,主动承办“河西走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乡镇(街道)党委(党工委)书记民族宗教工作理论政策培训班、全省民族宗教理论政策“百场万人”下基层大宣讲张掖报告会,邀请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团在张掖市开展集中宣讲活动13场次,指导各级各部门单位开展党的民族宗教理论政策宣讲100多场次,推动干部教育、国民教育、社会教育全覆盖。实施“互联网+民族团结”宣传行动,推动常态关注“道中华”栏目10万人以上,“张掖民族”微信平台年浏览量达10万人次,向国家及省市主流媒体推送民族工作优质宣传稿件130余条,其中被《中国民族报》《甘肃日报》等省上主流媒体刊登报道100多条。

  坚持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在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市建设中融入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在全市建设和改造提升张掖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公园等10个反映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宣传教育实体。承办甘肃省第二届“石榴杯”民族团结进步文艺会演河西片区展演活动,举办全市第一届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运动会,在河西学院开展“习近平文化思想视阈下河西走廊各民族‘三交’理论与实践研究”,拍摄民族团结进步主题影片《天盖勒》。“学校将民族团结教育纳入课程体系,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加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大政策和历史现实问题的研究阐释,面向全校开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有机融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典型案例和学校赴疆实习支教、就业创业人数‘双过万’故事的鲜活事例和生动案例,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河西学院党委统战部副部长郭光杰表示,各民族师生互融共嵌,在文化、情感、生活等层面交往交流交融,共同成长进步。

  持续巩固提升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成果,结合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十一进”、全市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等活动,开展“一把手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彩虹张掖·籽籽同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好故事分享会等系列主题活动21项,各县区和市直部门单位组织开展主题实践活动300多场次,形成了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彩虹张掖·石榴红”品牌集群。全面贯彻落实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一廊一区一带”行动部署,积极参与河西走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联创共建互观互检、主题征文等片区创建活动,张掖市29篇稿件在联创共建主题征文活动中获奖。坚持典型引领、示范带动,肃南县、市公安局被评为第十一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河西学院招生就业处和马志祥、巴战生2名同志被党中央、国务院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个人。

  深化拓展“三项计划”,实施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设立“红石榴”就业服务点28个,培育互嵌式发展示范单位8个,6个单位获评全省“红石榴”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示范单位。实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全面开展各族青少年跨区域主题交流活动,组织开展“心手相牵共筑梦·籽籽同心向未来”等交流研学活动40多场次,让“铸牢”的“金种子”埋进各族青少年心灵深处。“我们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学校思政课的重点,贯穿于教学计划、课程内容、教学评价等主要教学环节,以网络直播、送教下乡、联校教研等,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红色教育拓展至县域内各中小学,有形有感有效地推进工作。”肃南一中校长屈军介绍。

  张掖市还以“旅游+”融合发展为突破口,在全省率先举办各类景区景点、文博场馆业务骨干培训班,全市51处A级以上景区景点和21个文博场馆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容融入导游词讲解词和展陈内容,向游客讲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故事、新时代故事,不断增强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促进各族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张掖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海)

同心共奏和谐曲

——张掖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公园内,矗立着一座红石榴雕塑,分外引人注目。与红石榴雕塑相伴辉映的还有民族团结宣传长廊、民族团结灯柱、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各族群众在此休闲、锻炼、交流。

  河西学院充分发挥甘肃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的作用,在理论研究、宣传教育、人才培养等方面持续发力,深入挖掘河西走廊历史文化资源,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区域经验等主题研究,组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文创大赛、“石榴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演讲比赛、“河西学子进新疆”等活动,有效搭建起各民族师生沟通的桥梁,营造各民族师生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的文化氛围。

  ……

  多民族共居、多文化交融的张掖,始终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决策部署、省委工作要求,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稳中求进、守正创新,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再上新台阶。

  扛牢党管民族工作责任,深入推进“清廉机关”、“五型”模范机关建设,持续提升“同心向党石榴红”党建工作品牌内涵,认真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纵深推进“三抓三促”和“主动创稳”行动,确保各项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召开全市民族宗教局长会议、全市民族宗教系统重点工作推进会暨风险隐患分析研判会议等,有力推动重点工作落实落细。

  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持续实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石榴籽”教育工程,为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市民委委员单位等赠送《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400余册,将其纳入市委党校(社会主义学院)各类主体班次重要授课内容。制定民族干部三年培训计划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工作方案,主动承办“河西走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乡镇(街道)党委(党工委)书记民族宗教工作理论政策培训班、全省民族宗教理论政策“百场万人”下基层大宣讲张掖报告会,邀请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团在张掖市开展集中宣讲活动13场次,指导各级各部门单位开展党的民族宗教理论政策宣讲100多场次,推动干部教育、国民教育、社会教育全覆盖。实施“互联网+民族团结”宣传行动,推动常态关注“道中华”栏目10万人以上,“张掖民族”微信平台年浏览量达10万人次,向国家及省市主流媒体推送民族工作优质宣传稿件130余条,其中被《中国民族报》《甘肃日报》等省上主流媒体刊登报道100多条。

  坚持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在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市建设中融入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在全市建设和改造提升张掖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公园等10个反映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宣传教育实体。承办甘肃省第二届“石榴杯”民族团结进步文艺会演河西片区展演活动,举办全市第一届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运动会,在河西学院开展“习近平文化思想视阈下河西走廊各民族‘三交’理论与实践研究”,拍摄民族团结进步主题影片《天盖勒》。“学校将民族团结教育纳入课程体系,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加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大政策和历史现实问题的研究阐释,面向全校开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有机融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典型案例和学校赴疆实习支教、就业创业人数‘双过万’故事的鲜活事例和生动案例,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河西学院党委统战部副部长郭光杰表示,各民族师生互融共嵌,在文化、情感、生活等层面交往交流交融,共同成长进步。

  持续巩固提升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成果,结合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十一进”、全市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等活动,开展“一把手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彩虹张掖·籽籽同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好故事分享会等系列主题活动21项,各县区和市直部门单位组织开展主题实践活动300多场次,形成了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彩虹张掖·石榴红”品牌集群。全面贯彻落实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一廊一区一带”行动部署,积极参与河西走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联创共建互观互检、主题征文等片区创建活动,张掖市29篇稿件在联创共建主题征文活动中获奖。坚持典型引领、示范带动,肃南县、市公安局被评为第十一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河西学院招生就业处和马志祥、巴战生2名同志被党中央、国务院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个人。

  深化拓展“三项计划”,实施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设立“红石榴”就业服务点28个,培育互嵌式发展示范单位8个,6个单位获评全省“红石榴”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示范单位。实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全面开展各族青少年跨区域主题交流活动,组织开展“心手相牵共筑梦·籽籽同心向未来”等交流研学活动40多场次,让“铸牢”的“金种子”埋进各族青少年心灵深处。“我们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学校思政课的重点,贯穿于教学计划、课程内容、教学评价等主要教学环节,以网络直播、送教下乡、联校教研等,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红色教育拓展至县域内各中小学,有形有感有效地推进工作。”肃南一中校长屈军介绍。

  张掖市还以“旅游+”融合发展为突破口,在全省率先举办各类景区景点、文博场馆业务骨干培训班,全市51处A级以上景区景点和21个文博场馆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容融入导游词讲解词和展陈内容,向游客讲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故事、新时代故事,不断增强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促进各族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张掖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海)

编辑:邢琪琦
最新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