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张掖时评】小积分积出乡村振兴大能量
来源:
2025年04月25日 09:53

分享到:

  “我们用积分兑换了好多生活用品,镇上采取的积分兑换礼品这个奖励机制挺好,本来打扫环境卫生、维护村庄整洁就是我们应该做的,但是现在做这些还能获得积分用来兑换物品,很大程度增加了村民们建设家乡、主动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在积分兑换现场,村民小王笑呵呵地说。

  农村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核心引领作用,把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贯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全过程,积极结合村民最关心、最迫切的乡村治理问题,深化推广运用积分制,通过党员干部带头示范引领,带动村民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各项事务,最大限度激发乡村治理活力,在着力提高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能力的同时,逐渐蹚出了一条乡村治理的新路径。

  “积分”换“颜值”、“物品”换“风尚”。积分兑换明细中可以看到,积分兑换对象为本村常住群众,群众以户为单位进行积分,积分事项由乡风文明、村规民约、人居环境三大类和加分项、减分项构成,家庭积分累计50分即可参与每季度集中兑换活动。自深化推广运用“积分制”管理以来,乡村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村民们自觉打扫房前屋后、主动清理死角垃圾,村头巷尾变的干净整洁,户内庭院变的美丽舒适,积分制成为了村庄“洁净美”的秘籍。

  “积分存折”成为衡量群众道德的新标尺。群众主动参与乡村治理、乡村建设各项事务可以获得积分并在“积分存折”记录,积分奖励项目包括物质奖励、精神奖励两类,可按季度兑换物品,积分结果也将作为“五星文明示范户”“道德模范”“好邻居”等评优评先活动的量化依据。同时,恶习陋习也会进行扣分,扣分较多的家庭被乡村“黑榜”记录,督促改掉不良行为习惯,达到反向激励的作用。

  积分运用让群众参与和美乡村建设由“甩手看”到“动手干”。积分制推广运用后,越来越多村民开始主动参与乡村治理,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家中总有年轻村民在帮忙整理家务,打扫卫生。街道上随时可见村民进行清扫,共同维护村庄环境。通过“积分制”激励制度,村庄变得更加干净整洁,邻里关系变得更加和谐,大家纷纷摒弃陈规陋俗,“一碗清汤送故人”“一声祝福添喜庆”成为婚丧嫁娶的新风尚。

  当乡风文明成为一种习惯,主人翁的使命感在全体村民内心升腾。积分制的成功运用,极大地激发了村民向好向善、自觉共建共治共享的热情,也提升了他们参与环境整治、社会治安、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生态及地灾搬迁等农村重点工作的主动性,还引导群众改变生活陋习,逐步实现了村民参与乡村振兴、乡村建设由“甩手看”到“动手干”的乡村精神新风貌。(民乐县永固镇濮生隽)

  “我们用积分兑换了好多生活用品,镇上采取的积分兑换礼品这个奖励机制挺好,本来打扫环境卫生、维护村庄整洁就是我们应该做的,但是现在做这些还能获得积分用来兑换物品,很大程度增加了村民们建设家乡、主动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在积分兑换现场,村民小王笑呵呵地说。

  农村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核心引领作用,把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贯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全过程,积极结合村民最关心、最迫切的乡村治理问题,深化推广运用积分制,通过党员干部带头示范引领,带动村民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各项事务,最大限度激发乡村治理活力,在着力提高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能力的同时,逐渐蹚出了一条乡村治理的新路径。

  “积分”换“颜值”、“物品”换“风尚”。积分兑换明细中可以看到,积分兑换对象为本村常住群众,群众以户为单位进行积分,积分事项由乡风文明、村规民约、人居环境三大类和加分项、减分项构成,家庭积分累计50分即可参与每季度集中兑换活动。自深化推广运用“积分制”管理以来,乡村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村民们自觉打扫房前屋后、主动清理死角垃圾,村头巷尾变的干净整洁,户内庭院变的美丽舒适,积分制成为了村庄“洁净美”的秘籍。

  “积分存折”成为衡量群众道德的新标尺。群众主动参与乡村治理、乡村建设各项事务可以获得积分并在“积分存折”记录,积分奖励项目包括物质奖励、精神奖励两类,可按季度兑换物品,积分结果也将作为“五星文明示范户”“道德模范”“好邻居”等评优评先活动的量化依据。同时,恶习陋习也会进行扣分,扣分较多的家庭被乡村“黑榜”记录,督促改掉不良行为习惯,达到反向激励的作用。

  积分运用让群众参与和美乡村建设由“甩手看”到“动手干”。积分制推广运用后,越来越多村民开始主动参与乡村治理,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家中总有年轻村民在帮忙整理家务,打扫卫生。街道上随时可见村民进行清扫,共同维护村庄环境。通过“积分制”激励制度,村庄变得更加干净整洁,邻里关系变得更加和谐,大家纷纷摒弃陈规陋俗,“一碗清汤送故人”“一声祝福添喜庆”成为婚丧嫁娶的新风尚。

  当乡风文明成为一种习惯,主人翁的使命感在全体村民内心升腾。积分制的成功运用,极大地激发了村民向好向善、自觉共建共治共享的热情,也提升了他们参与环境整治、社会治安、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生态及地灾搬迁等农村重点工作的主动性,还引导群众改变生活陋习,逐步实现了村民参与乡村振兴、乡村建设由“甩手看”到“动手干”的乡村精神新风貌。(民乐县永固镇濮生隽)

编辑:杨洋
最新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