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之际,中欧班列国际合作论坛在江苏省连云港市举行。来自29个国家和地区的500余名代表汇聚一堂,回顾过去十年中欧班列取得的成绩,探寻未来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中欧班列是运行于中国与欧洲以及“一带一路”沿线间的集装箱等铁路国际联运列车,是一列开放发展与合作共赢的“中国快车”。十年来,开创了亚欧国际运输新格局,搭建了沿线经贸合作新平台,有力保障了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依托陆桥,向陆而生。中欧班列在共同努力下,形成了富有韧性的国际物流供应链,开启了亚欧合作发展新篇章。十年来,“中国快车”穿山越野,途径中亚,通达欧洲,传递商机,为沿线地区的经贸发展注入了动力活力,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提供了强力支撑。十年来,中欧班列累计开行7.7万列,运送货物731万标箱,货值超3400亿美元,通达欧洲25个国家的217个城市,成为国际经贸合作的重要桥梁。十年来,中欧班列取得高质量发展,我国与25个通达国家的进出口值从2013年的4万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7.42万亿元,贸易规模持续扩大,贸易往来更加便捷,开放水平不断提高。面向未来,随着与沿线地区的合作深入推进,中欧班列联通亚欧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将更加凸显,“中国快车”的动力将更强劲、速度将更快捷。
万里铁道,动脉强劲。中欧班列日夜奔驰,以货物串联世界贸易,助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在这列飞驰的“中国快车”中,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到中西部地区与东北地区,带来了强劲的发展脉动。10年来(截至今年8月),长三角中欧班列累计开行逾2万列,运送货物超200万标箱,为长三角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力。重庆加快建设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和口岸高地,形成万亿级产业集群,为西部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陕西着力强枢纽、拓通道、促贸易、聚产业,中欧班列已经成为其对内对外开放的亮丽名片。新疆是中欧班列的西通道,经新疆过境的中欧班列一直保持在全国总开行量的50%以上。从昔日驼铃声声,舟楫相望,到如今列车呼啸,绵亘万里,驰而不息,奔跑在亚欧大陆上的中欧班列,跨越万里铁道,为促进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互联互通,合作共赢。无论是从中欧班列开行以来取得的成果,还是从本次论坛的主题来看,联通与合作共赢始终是不变的主旋律。本次论坛取得包括上线中欧班列门户网站、发布中欧班列全程时刻表等在内的48项合作成果,集中说明中欧班列沿线地区的合作更加务实而高效。面向未来,在逆全球化和保护主义崛起以及国家间贸易摩擦加剧的背景下,中欧班列沿线各国更要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围绕“巩固稳定提升”主线,共同把中欧班列打造成为惠及各国人民的“幸福之路”、造福世界的“繁荣之路”。各国要始终秉承“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市场对接、规划对接、平台对接、项目对接,充分发挥中欧班列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促进中欧班列与制造、商贸、金融、信息等产业联动融合发展,让中欧班列驶向更高质量、更好效益、更加安全的发展快车道。(张闲语)
编辑: 王丽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