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张掖网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新浪微博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张掖网 >> 小婉看张掖 聆听草原天籁之音 传承长调非遗文化 ——甘州区举办平山湖2018喀尔喀蒙古族长调民歌大赛 来源:中国张掖网    2018年11月10日 20:31

聆听草原天籁之音 传承长调非遗文化

——甘州区举办平山湖2018喀尔喀蒙古族长调民歌大赛

  宁静而美好的戈壁,从远处飘摇传来老人吟唱的长调,有些沙哑的声音透出岁月的苍凉,时而婉转、时而悠长、如泣如诉,就像流淌在苍茫戈壁上的河流。

  11月10日,以“繁荣兴盛特色民族文化,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为主题的平山湖2018喀尔喀蒙古族长调民歌大赛在张掖市甘州区三馆汇演中心举行。舞台与灯光交织在一起,37名身着华美蒙古族服饰的选手们现场演唱着一曲曲长调民歌,用高亢、宽广的音律,诉说着对草原山山水水、牛羊骏马的独特情怀,展示了流传千年的蒙古长调独有的魅力。

  比赛现场,来自甘州区平山湖蒙古族乡的喀尔喀蒙古族服饰表演队为现场观众奉上精彩的服装秀,赢得了现场观众阵阵掌声,该表演队由平山湖蒙古族乡的20名干部组成,他们通过绚丽多彩、典雅高贵的蒙古族服饰,展现了蒙古族独特的历史文化。随后,37位参赛选手高举圣洁的哈达走上舞台,比赛在祝福中拉开帷幕。

  蒙古族长调民歌是一种具有鲜明游牧文化特征的独特演唱形式,它以草原特有的语言述说着蒙古族对历史文化、人文习俗、道德、哲学和艺术的感悟。2005年,蒙古族长调民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顾名思义,长调一代一代传到今天,完全是靠口传心授,代代相传。此外,蒙古族长调民歌于2006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比赛中,选手们各个拿出看家本领,一展歌喉,用悠扬舒缓的曲调诉说了蒙古族的沧桑历史和草原文化的深邃,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当著名歌唱家巴图登上舞台时,全场掌声雷动。巴图现场演唱了《远方的爱人》,浑厚的嗓音,嘹亮的歌声,感染着现场的每一个人,将比赛推向了高潮。“蒙古族长调是他们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创作的文化瑰宝,今天有幸在现场倾听,仿佛把我带到了辽阔的大草原上,很震撼。”观众丁希辉说。

  今年70岁的闹尔吉玛演唱长调已经50多年了,因为喜欢长调,她从十几岁便开始学习并演唱长调。“参加此次比赛,不是为了拿奖,我希望将长调更好的传承下去,让更多人了解长调。”老人说。

  阿拉善右旗的喀尔喀民族服装省级传承人玉荣也参加了本次长调民歌大赛,她说:“参加比赛后,我学到了以前没有听过的长调,长调在传承的过程中不断演化,有很多我还没有学习到,虽然我是听着蒙古长调长大的,但今天我听到父辈们的演唱,发现还有很多不足,我要继续学习将它传承下去。”

  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布音吉日格勒夺得大赛冠军;娜布其、金门、童玉梅获得二等奖;敖斯尔卓玛、宝德其其格、恩和巴雅尔、玉荣、向葵、额日格吉玛取得三等奖的好成绩。

  评委鲁·巴德玛现场点评:“我们知道长调是蒙古民歌主要艺术形式之一,是蒙古族在长期游牧生产劳动中创造的文化瑰宝,它的创作题材集中表现在思乡、思亲、赞马、酒歌等方面,是蒙古音乐草原风格的标志。蒙古长调音调高亢,音域宽广,曲调优美流畅,旋律起伏较大,节奏自由而悠长,这流淌在蓝天与绿海之间的天籁之音仿佛把我们带回了辽阔的草原。”

  “在人数不多的情况下选出37名选手参赛,足以证明大家对文化保护的积极性和行动力很强。今天所有选手发挥的都很不错,牧民平时在草原上唱歌,今天在舞台上也发挥的这么好,说明长调一直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评委敖登尕吾亚说。

  一个地域的优秀传统文化总能展现它永恒的魅力,延续一方水土亘古不变的生命基因,正是因为今天参赛选手和广大长调民歌传承者们的执着与坚守,使得这一民族文化瑰宝实现了活态传承。通过举办平山湖2018喀尔喀蒙古族长调民歌大赛,有利于保护和传承蒙古族长调,达到全面展示和弘扬传统民族文化、丰富广大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促进民族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目的。

  “平山湖蒙古族乡是喀尔喀原生态文化保留比较完整的地方,我们这次举办蒙古族长调民歌大赛也是为了将我们的文化继续发扬、传承下去,同时我们邀请了阿拉善右旗、肃南白银乡等地方的非遗传承人来参加,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文化交流的平台。”平山湖蒙古族乡党委副书记、政府乡长苏依拉说。(本网记者 张玉茹 王丽蓉)

 

 

编辑: 张玉茹

最新相关新闻

张掖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公共信息安
全网络监察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