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张掖网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新浪微博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张掖网 >> 观点 论“越是欠发达地区越需创新驱动发展”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2017年09月05日 10:07

论“越是欠发达地区越需创新驱动发展”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几点思考

  王金根

  2017年08月31日08:43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高度重视。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对创新及创新驱动发展问题的重要论述,深化了党的治国理政理论,成为习近平总书记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对创新及创新驱动发展的思想是多方面的,而他提出的“越是欠发达地区越需创新驱动发展”的思想,则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指出:“越是欠发达地区,越需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欠发达地区可以通过东西部联动和对口支援等机制来增加科技创新力量,以创新的思维和坚定的信心探索创新驱动发展新路”。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述,从战略和全局高度为欠发达地区发展把脉定位,充分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欠发达地区的展开和具体化,也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欠发达地区发展的新的更高要求,使欠发达地区更加清醒认识到自身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责任担当和前进方向。在举国上下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今天,祖国西部地区的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党员群众,深入地学习和领会这一重要思想,完整准确地把握其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从思想行动上深化认识、武装头脑、推动工作,是一项重大而紧要的任务。

  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越是欠发达地区越需创新驱动发展的思想,首先是他对创新驱动发展进行认真思考后提出的一条欠发达地区发展捷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创新的重视前所未有。他先后对创新的性质地位作用等有过一系列清晰地论述。他指出:“纵观人类发展历史,创新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动整个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创新的实质效果是优胜劣汰、破旧立新”,“创新不是发表论文、申请到专利就大功告成了,创新必须落实到创造新的增长点上,把创新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创新是多方面的,包括理论创新、体制创新、制度创新、人才创新等,但科技创新地位和作用十分显要”,“一个地方、一个企业,要突破发展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关键要靠科技力量”。对于创新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他指出:“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谁在创新上先行一步,谁就能拥有引领发展的主动权”,“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

  创新的重要决定了让创新引领和驱动我国发展的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我们要增强使命感,把创新作为最大政策,奋起直追、迎头赶上,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激发调动全社会的创新激情,持续发力,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发展动力决定发展速度、效能、可持续性,对我国这么大体量的经济体来讲,如果动力问题解决不好,要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两个翻番”是难以做到的;物质资源必然越用越少,而科技和人才却会越用越多,必须及早转入创新驱动发展轨道,把科技创新潜力更好释放出来,加快从要素驱动发展为主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变,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理论、制度、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创新,国际竞争新优势也越来越体现在创新能力上。这些重要论述,为我国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指导。

  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它必然是一个全新的历史任务,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经济社会各个领域;要完成这一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的工作,需要做的事情很多。为此,他在系列讲话中对牵动我国创新驱动发展的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等全局性重要问题提出过许多新论断、新要求、新措施,特别值得我们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

  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习近平总书记不仅就战略的提出背景、目标取向及基本任务等作过详细地论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要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坚持需求导向和产业化方向,坚持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形成新的增长动力源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应对发展环境变化、把握发展自主权、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破解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必然选择,是更好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面临双重任务:一方面,我们要跟踪全球科技发展方向,努力赶超,力争缩小关键领域差距,形成比较优势,另一方面,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同时,他还就战略实施的策略问题提出过系列的要求和措施,主要包括:要抓好顶层设计和任务落实,找准世界科技发展趋势,找准我国科技发展现状和应走的路径,把发展需要和现实能力、长远目标和近期工作统筹起来考虑,有所为有所不为,提出切合实际的发展方向、目标、工作重点;加快完善创新机制,发挥创新激励经济增长的乘数效应,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让市场真正成为配置创新资源的决定性力量,让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全方位推进科技创新、企业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品牌创新,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科技成果只有同国家需要、人民要求、市场需求相结合,完成从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的三级跳,才能真正实现创新价值、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全方位加强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积极参与全球创新网络,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实现各国共同发展;强化对创新的激励和创新成果应用,加大对新动力的扶持,培育良好创新环境。

  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破除体制机制障碍问题的重要性,提出要加快建立相关机制。他指出:加快建立主要由市场评价技术创新成果的机制,打破阻碍技术成果转化的瓶颈,突出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人财物各种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使创新成果更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要彻底改变政出多门、九龙治水的格局,坚持按目标成果、绩效考核为导向进行资源分配,统筹科技资源,建立公开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平台,构建总体布局合理、功能定位清晰、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计划体系和管理制度,以此带动科技其他方面的改革向纵深推进,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立一个好的体制保障;要探索建立高效协同的创新体系,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步伐,解决好“由谁来创新”、“动力哪里来”、“成果如何用”的三个基本问题,培育产学研结合、上中下游衔接、大中小企业协同的良好创新格局;要建立完善的产权保护制度,创造平等竞争的良好环境,鼓励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加大对创新型小微企业支持力度,消除价格、利率、汇率等经济杠杆的扭曲,强化风险投资机制,发展资本市场,增强劳动力市场灵活性,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财税、金融体制。而且,为使这些新建立的科技机制运行得更顺利更有效,他还提出一些具体的任务要求:推进这项改革要细化公开有关实施操作办法,加强统筹协调,一些探索性较强的问题可先试点;抓紧修改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完成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的修订,加快标准化法、反垄断法、公司法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修订工作,研究制定商业秘密保护法、职务发明条例、天使投资条例等;加强规划和重点支持,优先支持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的科技领域,加强新兴前沿交叉领域部署,筑牢科学基础;政府要集中力量抓好少数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重大创新项目,做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促进企业创新的税收政策等工作,使发明者、创新者能够合理分享创新收益;制定和落实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各项政策,加强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支持力度,优化科研院所和研究型大学科研布局,厚实学科基础,培育新兴交叉学科生长点,尊重科技创新的区域集聚规律,建设若干具有强大带动力的创新型城市和区域创新中心;加大科技惠及民生力度,推动科技创新同民生紧密结合。

  关于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我们没有别的选择,非走自主创新道路不可!他指出:我国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不仅从别人那里拿到关键核心技术不可能,就是想拿到一般的高技术也是很难的,西方发达国家有一种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的心理,所以立足点要放在自主创新上;实践告诉我们,真正的核心关键技术是花钱买不来的,靠进口武器装备是靠不住的,走引进仿制的路子是走不远的;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不能总是用别人的昨天来装扮自己的明天,不能总是指望依赖他人的科技成果来提高自己的科技水平,更不能做其他国家的技术附庸,永远跟在别人的后面亦步亦趋,等等。同时,他还十分明确地指出了我们走自主创新道路的优势所在:最大的优势就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过去我们搞“两弹一星”等靠的是这一法宝,今后我们推进创新跨越也要靠这一法宝。并为全面把握这一法宝,他又先后在一些重要场合提出了许多工作要求:关键是要确定正确的跟进和突破策略,按照主动跟进、精心选择、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提高技术认知力,加强独创性设计,发展独有的“杀手锏”,确保不被敌实施技术突袭,对看准的,要超前规划布局,加大投入力度,加速赶超步伐;要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条件,发挥好我们的优势,加强统筹协调,促进协同创新,优化创新环境,形成推进创新的强大合力,对一些方向明确、影响全局、看得比较准的,要尽快下决心,实施重大专项和重大工程,组织全社会力量来推动;要加快推进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深入推进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增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不断取得基础性、战略性、原创性的重大成果;要着眼国家安全和长远发展,抓紧谋划制定核心技术设备发展战略并明确时间表,大力发扬“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精神,加大自主创新力度,经过科学评估后选准突破点,在政策、资源等各方面予以大力扶持,集中优势力量协同攻关实现突破,从而以点带面,整体推进,为确保信息安全和国家安全提供有力保障;要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搭建创新服务平台,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努力实现优势领域、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要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在更高起点上推进自主创新,并同国际科技界携手努力,为应对全球共同挑战作出应有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系列重要论述,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高度,深刻阐述了创新及创新驱动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体现了我们党对世界创新发展趋势的深刻认识、对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准确把握,为我国在国际上如何赶超发达国家提出了较为全面的创新驱动发展理论以及政策举措与实践要求。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越是欠发达地区越需创新驱动发展”的思想,无疑是上述创新驱动发展理论的直接深化或重要组成部分,应当成为我们一些资源禀赋、发展条件、发展水平或所处阶段较差的欠发达地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一盏明灯、一条必经之路。

  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越是欠发达地区越需创新驱动发展的思想,也是他对欠发达地区人才队伍建设的更高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深知人才的巨大作用和在创新中的核心地位。他在讲话中反复地讲到:千秋基业,人才为先;知识就是力量,人才就是未来;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是创新的根基,是创新活动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的核心要素;推进自主创新,人才是关键;有了源源不断的人才优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日可待;中国改革进入攻坚期、深水区,啃硬骨头、涉险滩,要改革就需要人才、呼唤人才、造就人才;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各项任务,关键在党,关键在人;我们搞现代化建设、抓军事斗争准备,固然有经费和装备上的问题,但最核心的问题是人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才越多越好,本事越大越好;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没有一支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难以顺利实现。同时,他也多次深刻地指出: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没有强大人才队伍作后盾,自主创新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谁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谁就拥有了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引进一批人才,有时就能盘活一个企业,甚至撬动一个产业;我国要把科技创新搞上去,要在科技创新方面走在世界前列,要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科技创新最优先的位置,必须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必须大力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科技人才;人才竞争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谁能培养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哪个国家拥有人才上的优势,哪个国家最后就会拥有实力上的优势,外国看中国的潜力所在,就是看这个,没有人才优势,就不可能有创新优势、科技优势、产业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他作出了“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要择天下英才而用之”、“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可以探索揭榜挂帅”等等一系列影响深远的重要论述。2012年12月,他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提出:要走创新发展之路,首先要重视集聚创新人才;要充分发挥好现有人才作用,同时敞开大门,招四方之才,招国际上的人才,择天下英才而用之;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积极探索集聚人才、发挥人才作用的体制机制,完善相关政策,进一步创造人尽其才的政策环境,充分发挥优秀人才的主观能动性。2013年3月他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科协、科技界委员联组讨论时指出:要广纳人才,开发利用好国际国内两种人才资源,完善人才引进政策体系;要坚持以用为本,按需引进,重点引进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战略型人才和创新创业的领军人才;要放手使用人才,在全社会营造鼓励大胆创新、勇于创新、包容创新的良好氛围,既要重视成功,更要宽容失败,为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让他们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要完善促进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完善人才发现机制,不拘一格选人才,培养宏大的具有创新活力的青年创新型人才队伍。2017年3月,他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的民进、农工党、九三学社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强调:我国广大知识分子是社会的精英、国家的栋梁、人民的骄傲,也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全社会都要关心知识分子、尊重知识分子,营造尊重知识、尊重知识分子的良好社会氛围;对来自知识分子的意见和批评,只要出发点是好的,就要热忱欢迎,对的就积极采纳,即使个别意见有偏差甚至是错误的,也要多一些包涵、多一些宽容。

  对于重视人才队伍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对各级党组织和各级领导干部提出要求:要在全社会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更大规模、更有成效地培养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急需的各级各类人才,以培养造就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为重点,加大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力度,统筹抓好高技能人才、科技教育人才、社会工作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宣传文化人才等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要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着力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充分激发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开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改革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等机制,努力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要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不求所有开发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从全国范围、世界范围吸引人才,学会招商引资、招人聚才并举,有时还要招人聚才优先,集聚一批站在行业科技前沿、具有国际视野和能力的领军人才,积极营造尊重、关心、支持外国人才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对他们充分信任、放手使用,让各类人才各得其所,让各路高贤大展其长;要建立更为灵活的人才管理机制,强化分配激励,让科技人员和创新人才得到合理回报,通过科技创新创造价值,实现财富和事业双丰收,着力完善人才发展机制,用好用活人才,建立更为灵活的人才管理机制,打通人才流动、使用、发挥作用中的体制机制障碍,用人得当,就是要用当其时、用其所长,不能搞论资排辈、平衡照顾,而是要看谁更优秀、更合适,一定要从工作实际出发,以事择人,不能简单把职位作为奖励干部的手段;要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勇于创新、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最大限度地调动科技人才创新积极性,尊重科技人才创新自主权,为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让他们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环境不好,则人才散、事业衰。

  对于欠发达地区的人才队伍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国家教育经费要继续向贫困地区倾斜、向基础教育倾斜、向职业教育倾斜,特岗计划、国培计划同样要向贫困地区基层倾斜”,并在2013年2月甘肃调研考察时特别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和战略举措,必须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核心和培养造就创新型人才这个关键,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领域,不断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这些论述,对甘肃等欠发达地区为创新驱动发展造就好的创新型人才队伍指明了方向。

  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越是欠发达地区越需创新驱动发展的思想,还是他深入总结历史经验所得出的结论

  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创新驱动发展实践做出了重要概括。他指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创新能力,从根本上影响甚至决定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不创新就会落后,落后就会挨打;总结历史经验,我们会发现,体制机制变革释放出的活力和创造力,科技进步造就的新产业和新产品,是历次重大危机后世界经济走出困境、实现复苏的根本,等等。笔者认为,这些理论观点,源于他对历史经验的认真总结。

  一方面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历史发展的经验总结。他鲜明地指出:中华民族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我们的先人们早就提出“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可以说,创新精神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禀赋;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高度发达的文明,我们的先人们发明了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在天文、算学、医学、农学等多个领域创造了累累硕果,为世界贡献了无数科技创新成果,对世界文明进步影响深远、贡献巨大,也使我国长期居于世界强国之列;然而,明代以后,由于封建统治者闭关锁国、夜郎自大,中国同世界科技发展潮流渐行渐远,屡次错失富民强国的历史机遇;鸦片战争之后,中国更是一次次被经济总量、人口规模、领土幅员远远不如自己的国家打败。因此,他认为历史告诉我们一个真理,一个国家是否强大不能单就经济总量大小而定,一个民族是否强盛也不能单凭人口规模、领土幅员多寡而定;近代史上,我国落后挨打的根子之一就是科技落后。

  另一方面是习近平总书记对西方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总结。他广泛分析指出:16世纪以来,人类社会进入前所未有的创新活跃期,几百年里,人类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的创新成果超过过去几千年的总和;特别是18世纪以来,世界发生了几次重大科技革命,如近代物理学诞生、蒸汽机和机械、电力和运输、相对论和量子论、电子和信息技术发展等,在此带动下,世界经济发生多次产业革命,如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信息化;每一次科技和产业革命都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面貌和格局,一些国家抓住了机遇,经济社会发展驶入快车道,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军事实力迅速增强,甚至一跃成为世界强国;发端于英国的第一次产业革命使英国走上了世界霸主地位,美国抓住了第二次产业革命机遇,赶超英国成为世界第一,从第二次产业革命以来,美国就占据世界第一的位置,这是因为美国在科技和产业革命中都是领航者和最大获利者;当前,大数据、云计算、3D打印、新能源、新材料等前沿技术方向都面临着重大突破,将对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带来革命性变化,美国等西方国家都在制定创新战略,以图掌握未来发展的主动权。对此,他也进一步强调到: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是更加激烈的科技竞争,如果科技创新搞不上去,发展动力就不可能实现转换,我们在全球经济竞争中就会处于下风;作为后发国家的我国,要与发达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就必须抓住和用好这一战略机遇,实现赶超跨越发展。

  再一方面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经验总结。他分析指出: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科技实力迈上了一个新的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20年左右即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但是改革开放这三十多年,我们更多依靠资源、资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支撑了经济快速增长和规模扩张,致使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人口、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我国现代化涉及十几亿人,走全靠要素驱动的老路难以为继,因为这些要素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再要像过去那样以这些要素投入为主来发展,既没有当初那样的条件,也是资源环境难以承受的;同时,我国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这是我国这个经济大个头的“阿喀琉斯之踵”,并且在一些科技领域,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技创新的基础还不牢固,创新水平还存在明显差距,在一些领域差距非但没有缩小,反而有扩大趋势。为此,他还强调指出:能否成功转变发展方式,能否成功推进产业升级,能否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关键是看能否依靠创新打造发展新引擎,创造新的更长的增长周期。

  总结历史经验的目的就在于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智慧和力量。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坚持创新发展,是我们分析近代以来世界发展历程特别是总结我国改革开放成功实践得出的结论,是我们应对发展环境变化、增强发展动力、把握发展主动权,更好引领新常态的根本之策。正基于这种历史思维和深刻洞见,习近平总书记把创新发展提高到了事关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高度,摆到了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排在了五大发展理念的首位和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并鲜明提出了要在我国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

  习近平总书记就创新驱动发展所做的这些历史经验总结,既立足于我国未来创新驱动发展工作的总定位,也对当前总体上仍属于粗放型发展的我国欠发达地区具有特别的现实针对性。因为欠发达地区事实存在着的这种高资本投入、高资源消耗、高污染排放、低成本竞争、低效率产出的产业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在国际发展竞争日趋激烈和我国发展动力转换的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欠发达地区要想走出新路,就更要紧紧依靠创新驱动,实现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推动产业发展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由价值链中低端向中高端的转变,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迈上更高的台阶提供新的动力。因此,欠发达地区的当务之急,更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越是欠发达地区越需创新驱动发展”的思想为指导,坚持不懈狠抓落实,努力在新一轮创新驱动发展中交出满意答卷。

  我们正朝着创新强国迈进,欠发达地区的需创新驱动发展也在祖国西部地区广泛而深入的展开。在努力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之际,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创新及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论述,深刻体会“越是欠发达地区越需创新驱动发展”的思想,使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作为一个在祖国西部挂职的中组部博士服务团成员,笔者更是深刻体会到自己身上的职责使命,锐意进取、勤勉工作,为西部地区的创新驱动发展工作贡献力量。

  (作者是中央组织部博士服务团第16、17批成员,中共张掖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市委副秘书长)

 

 

编辑: 郑明圆

最新相关新闻

张掖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公共信息安
全网络监察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