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张掖网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新浪微博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张掖网 >> 环境整治 >> 环保督察进行时 天上看 地面查 空中探——张掖打造“天地空”一体化生态监管网络纪实 来源:张掖日报    0 人参与互动 2018年06月15日 10:22

  张掖市从环评审批“放管服”改革入手,利用卫星遥感、航空遥感等高科技手段,通过创新生态环境监管手段和机制,着力打造“天地空”一体化生态监管网络,初步形成了“天上看、地面查、空中探”的生态环境监管形式,有力提升了当地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全市生态环境监管机制改革初见成效。(记者 谢利江)

深化环评审批改革 把好生态环保关口

  去年以来,张掖市实施了分区域准入、分类别审批、分层次监管机制,收效明显。

  分区域准入就是将全市行政辖区划分为特殊环境敏感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农产品主产区、城市人居功能区、工业准入优先区5个区域,分区实施环境准入和差别化管理,从而实现建设项目空间管控;分类别审批就是依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将建设项目分为申报类、备案类、审批类三大类实施分类管理,坚决封堵不符合国家生态环境政策法规的项目上马。

  该制度实行以来,审批时限大幅缩短,提高了环评的针对性、科学性,保证了项目建设的快速推进。至目前,全市已为2147个建设项目办理环评手续,26.2%的项目直接进行申报管理,29.1%的项目取消了专家评审。市上按照“环评上收、监管下沉”的基本思路,分层落实市、县区生态环境部执法监管责任,实现县区对所有环评项目监管100%全覆盖,对审批类项目监管100%全覆盖,增强环评监管的实效性。下放权力但不下放责任、精简环节但不放松监管、缩短时限但不降低要求——市里建成以“一个平台”(市环评审批服务平台)、“三大体系”(审批、服务、监管)和“六个窗口”(六县区审批窗口)为主要内容的网上审批、网上服务、网上监管系统,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初步实现环评审批线下“一窗受理”,线上“一网通办”。

打造立体信息网络 构建协同监管格局

  在祁连山生态环保问题整改和全域生态文明建设中,我市充分运用卫星遥感、航空遥感和地面监测等信息技术,构建“一库八网三平台”生态环保信息监控系统和智慧水务监控系统,初步形成了“天上看、空中探、地面查”的立体化生态环境监管格局。

  “一库”就是正在建设的市生态环境监测平台,该平台实质上就是一个包括实时监测、遥感传输、基础地理、地面调查等多源数据集成的大数据库,通过数据库可定时获取祁连山和黑河湿地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数据和市域范围内各类监测数据,实现生态监管全天候、全覆盖。同时,市上利用高分3号、4号卫星和现有各类环境监测监管设施及数据,建立空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声环境、辐射环境、机动车尾气、企业污染源、城市重点区域和人类活动密集区8个数据监测网,消除了监测盲区盲点,实现了对境内生态环境状况监测全覆盖。

  为提升生态环境监管效能,市上着力打造祁连山和黑河湿地生态环境本底评估与动态监测、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项目监控、智慧环保三大平台,有效提高了环境监测预警、监察执法和协同管理水平。此外,市上还建成集水电站生态基流下泄、水库管理、防汛抗旱预警、干支渠管理监控和河长制信息管理等7个板块于一体的水生态保护监管系统,对引水式水电站的引水量和生态基流下泄实现全天候、无死角监控,对境内15条重点河流、31座中小型水库等水系生态实行常态化监管,构建了全新的智慧水务监管系统。

  除了“天上看、空中探”,我市还充实、加强以环保执法人员、生态管护员为主的“地面环保队伍”建设,着力构建协同监管格局。去年底,我市从祁连山保护区核心区搬迁的149户农牧民中每户选聘1名护林员,从全市选聘115名兼职湿地资源管护员,对祁连山和黑河湿地生态环境进行常态化巡查。赋予国有林场综合监管职能,组织700多名职工按区域参与生态管护,将监管触角延伸到最基层、最偏远的地方。

  为提升工作效率,市上借助环保数据平台,为环保执法人员配备手持移动终端,第一时间接收稽查任务、第一时间现场核查、第一时间上传调查取证资料,并对执法人员进行定位监督指导,推动环境执法工作监督智能化、处置流程化、管理精细化。成立祁连山林区法院、林区检察院,加强公安环保支队力量,健全公安、环保、林业、水务、国土资源等多部门联动执法机制,建立周例会、联席会议、会商处置和案件移送制度,打好行业部门联合执法“组合拳”,加大了对重大环境污染违法案件的综合惩处力度。

健全完善制度体系 构建长效监管机制

  生态文明建设,长效机制最关键。我市以最大限度保护重要生态空间为目标,以县域为基本单元,对国家级、省级禁止开发区域及其他各类保护地,全面开展生态红线划定工作,构筑国土空间布局的“骨架”和“底盘”。

  同时,加强产业准入管理,分门别类制定负面清单,对铁合金冶炼等34类限制产业采取更严的管控措施,对造纸等7类禁止产业严格禁止新建。着眼探索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在肃南县康乐镇先行开展试点工作,对1991平方公里区域的自然资源进行全要素调查和确权登记,促其守好“自留地”、看好“责任田”。

  为增强生态环境保护监管能力,遴选122名专家组建环评专家库,加强市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力量,着力提高环评审查审批的专业化水准。调整加强市县区生态环境部工作力量,充实全市生态环境部工作人员39名。统筹财政和项目资金8900多万元,全力支持生态监控信息网络建设。

  此外,实行最严格的考核问责,把考核评价和责任追究作为倒逼监管任务落实的重要手段,修订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提高生态文明建设考核指标权重,开展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对发生生态破坏事件的实行“一票否决”,对违纪违法行为严肃查处。2015年9月至今,全市共有15个单位、183人因各类生态环保违纪违规违法问题受到责任追究。

 

 

编辑: 王丽蓉

最新相关新闻

我要评论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张掖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公共信息安
全网络监察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